有一种禅,叫“口头禅”。
这是世间最流行的“禅”。
不要拿别人来举例子,从自己开刀吧。譬如我,时不时写文章宣扬爱心,批评冷漠,但当我开车的时候,有违章行驶的车辆给我造成了险情,我很容易脾气就上来,心里暗骂:“终有一天撞死掉!”有车开得飞快超了我,惊魂未定的我会脱口而出:“奔丧啊!”有车开得极慢,一直阻碍着我,我又会恨恨地嘟囔:“出殡啊!”
当我下意识地诅咒后,都有点觉得好笑,平时所谓的爱心言论,于我还是“口头禅”。如果爱心真的充实在自己的生命里,我应该下意识地为那些违章行驶的车主祈祷:“但愿他不要出事!”“但愿他早日意识到这样危险!”
世间有两种修炼,一种是解决自己内心困惑的,一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口头禅”偏向于后一种,但又不完全是。它既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也是表演给自己看的。它未必不是出自良好的愿望,但它却缺乏通过切实的修炼,将良好的愿望落实到自己的生命里,熔铸到自己的灵魂中,体现在自己的待人处事上。
“口头禅”见效快。很快周遭凡人都会觉得您是个高人,自己也觉得自己上了“层次”。就像当年“大跃进”时代,靠华丽而落不到实处的口号来给自己和别人打鸡血。“层次”上得那个快啊,坐了火箭似的。但,终不能修成正果。
人性是复杂的。很多人都有良好的愿望,但人性中的惰性、自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很容易让人试图跨过那些暮鼓晨钟、青灯黄卷的清苦磨练,总想着走捷径,立地成佛。
治大国如烹小鲜。社会发展的大道理和个人修养的小道理,其实并无二致。良好的愿望容易有,但要实现却可能要付出极其漫长的艰辛和等待。老子、孔子等先哲两千多年前对人类的某些美好愿望,到现在还没完全实现呢。这也如同新中国以后我们有了一部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而美好愿望的宪法,也是需要一条条、一步步、一代又一代地去深化,去实施的。这是中华民族“修炼”的过程。
当“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也会随之提高到一个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