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阿诺·勋柏格于1911年在维也纳家中所摄,左上角隐约可见一个镜框,里面是一张马勒1907年离开维也纳赴纽约时送给勋柏格的照片,背面有马勒的签名和他《第二交响曲》的一个乐句。档案学专家的记载显示,这张照片已失踪多年,但是最近重又出现,而且几乎要引发一场官司。
上世纪80年代末,勋柏格的女儿诺莉亚为写书收集资料,翻阅了父亲留在南加州大学(勋柏格在美国任教的学校)的档案。她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空空如也的镜框,而被视为“家之珍宝”的马勒亲笔签名照片却不见了踪影。时隔二十多年的今年7月,洛杉矶一个叫弗雷泽的人和勋柏格的后人联络,称他在自己祖父家的锅炉房内找到这张照片,是他祖父从勋柏格的一位作曲家朋友处得到的礼物。他拟将照片出售给勋柏格后人,开出了35万美元的高价。
勋柏格后人对弗雷泽的“礼物”一说不予置信,他们倾向于认为这张照片在某一时间被偷盗了,要求弗雷泽将照片归还,并称不惜诉诸法律讨还照片。鉴于弗雷泽拒绝出示照片,后又中断了和勋柏格后人的联络,包括不回复邮件、不接听电话等,勋柏格后人遂将此事通过“博客”源源本本地公诸于众,意在警戒拍卖行、交易商勿轻易为此照片达成任何交易。
此案读来令人颇感扑朔迷离,但对我们音乐爱好者来说,却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两位古典音乐大师的密切关系--年长的马勒把19世纪的交响乐体裁发挥到了极致,而勋柏格呢,他的无调性作品、十二音作曲法是对传统音乐根本性的突破,主宰了20世纪中叶的音乐创作。从音乐上来说,他俩应该是对头。
历史事实显示,勋柏格对马勒极为崇敬,和马勒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有一次他向马勒借钱付房租,马勒当即借给他一年的租金。马勒生前曾公开为勋柏格的作曲理念辩护,尽管他自己也承认并不完全理解勋柏格的音乐。马勒在弥留时还敦促家人继续支持这位首创无调性音乐的朋友。
诺莉亚在一次报界采访中说,马勒是勋柏格音乐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人。他怎么可能把具有纪念意义的签名照作为礼物送人呢?勋柏格于1951年去世,他在加州Brentwood的书房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1970年,南加州大学对勋柏格的遗物进行清点造册,此照片已经不在其内。
最近,此案似峰回路转。弗雷泽的父亲老弗雷泽接听了电话采访,这位65岁的精神病医生谈到他的父亲阿伯拉罕·弗雷泽是音乐家,曾向约瑟夫·施密特学习音乐,而施密特曾师从阿尔本·贝尔格,贝尔格是维也纳乐派重要成员,也是勋柏格的亲密朋友。老弗雷泽认为,他的父亲有收集与音乐有关的纪念品的嗜好,想必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张正在出售的照片。
老弗雷泽关于照片来源的陈述是否可信已不重要,因为他已决定即刻归还照片。“我们只应该持有属于我们的东西。”老弗雷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