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写字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著名导演汤晓丹100岁时写给我的词字,这份词字是他晚年在病中题写的,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也蕴含着对青年一代的期望。每当我伏案写作双目触及到这份题字时,都感到特别亲切。一位乐观、开朗、朝气蓬勃的百岁老人形象出现在我记忆荧屏里。
那是2010年12月25日,笔者作为一个电影迷拎着一篮子水果去华东医院干部病房,探望因病住院的百岁汤老。当时他刚睡午觉醒来,床头边放着一本英语词典和法语词典。他脸上有些病态,但精神很好,说话口齿清楚,思维很活跃。他问我从事何工作,从哪里来,是否爱看电影,是否看过他拍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军事电影,我都一一作了回答。然后我问了他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并希望他早日康复出院。快到告别时,笔者提出,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希望汤老为本人或电影迷们留点墨宝,提一些希望,汤老欣然同意,当即拿起黑色水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以下文字:“2011年是我101岁新生活开始,重新学做人、做事。与众同心同庆同乐同奉献。新生活贵在潜心投入,自出心裁,现在我除了写英文日记还加学法语,每天自由自在。汤晓丹,2010年岁末”
题好字,汤老对我说:学习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我从一名布景工干到副导演再干到导演,就在于不断地学习。后来从事军事电影拍摄工作,并屡屡获奖,也在于不断地学习。“文革”中我受到冲击,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鼻梁被打歪,但对党没有失去信心,对国家没有失去希望,是学习支撑了我的理想和信念。学习是人之基,人之根,人之本。一个人要对国家、对人民作出点贡献,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就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同时要重视学做人,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正在一旁担任照顾之责的汤老妻子蓝为洁女士补充道:汤老在住院期间,始终没有停止过学习,每天都要看报纸和杂志,立足病房,放眼世界,关注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他翻着中法词典学法文,经常记英文日记。前不久,著名导演冯小刚还来医院看望过他,一方面慰问,另一方面向他讨教拍摄战争宏伟场面的经验,尊称他是“中国军事电影的开拓者”。
一年以后,汤老不幸去世,我十分悲痛。这份题字无疑成了他留给我与后人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我除了好好保存外,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汤老希冀的去做,常年学习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