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夫下岗后,拿了几万元“养命钱”,想做点小生意。
妹夫发现偌大个小县城,竟没有正规卖炒货的店。一些小摊主零星卖一点,大多是从别人那倒过来的,品种也不全。小摊卖的价钱虽便宜,但不卫生,超市袋装的量少价太贵。我点拨他,花钱找专业师傅学学技术,店面选在电影院等客流大的场所,当场加工,店内尽量干净卫生。取“小眼镜炒坊”的店名既符合他的特点,也叫得响亮。妹夫一一照办。一时间,戴眼镜、文质彬彬的妹夫抄着长柄铲子翻炒瓜子的情景成了街头独特的景致。香味飘飘,引得过往行人驻足张望。大妹过秤收款,生意十分红火。
可就过了月余,对面突然冒出一家“小小眼镜炒货店”,招牌上的形象几乎与妹夫的相同。隔十几米远,又新开张另一个“小之小眼镜炒房”,前面“小之”两字写得很小,字迹又淡,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同行恶性竞争,几乎无利可图。苦撑了三个月,妹夫忍痛退出。
妹夫心有不甘,择地又开起一家牛肉面馆。一碗牛肉面八元,由于面条有“精神”、溜顺,牛肉都是“正块子”,汤料好,一时间顾客盈门。吸取教训,他按妹妹在家里排行取了个“二妞牛肉面馆”的店名,并在工商登记注册。妹夫本以为店名办了正规手续,能心无旁骛地经营,没想到又遭“围剿”。这次,斜对面新开的那个店叫“老二妞牛肉面馆”,左边原来卖早餐的店扩大了营业面积,把店名改为“二妞牛肉面总店”。价格战起,妹夫本钱小,人手不够,最终败下阵来。
妹夫仍想再开个店,有人点拨他,以后再把啥做火了,最好把热门的关联店名和图示等一起注册,以免再度跟风假冒。不然,任由其同行折腾,怎么能伤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