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国鼓励常回家 有法律更有细则
阿南
  从7月1日起,我国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施行。从今往后,“常回家看看”不再只是一句关于孝道的道德宣传标语,更成为一条法律规定。其实,许多国家都很重视老人的“精神赡养”。为了让子女“常回家看看”,作出了许多很有借鉴意义的规定。

  日本:热捧“一碗汤距离”小区

  在精神赡养老人方面,日本有套独特的办法。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有一种社会习俗,即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被认为是正常的、能给人以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

  在上世纪70年代,在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迅猛冲击下,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了家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家庭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于是,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不会凉为标准。这样,子女既有自己的世界,又能够方便照顾长辈。

  如今,这一口号还被运用到楼市设计中,将适于年轻人居住的户型和适于老年人居住的户型结合到一个小区内,从而使“一碗汤距离”的小区成为人们居住的最佳地点。

  新加坡:与父母同住获津贴

  新加坡国会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为了弘扬孝道,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不少明显带倾向性的政策。

  新加坡政府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在购买房屋时制定了一个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一同居住。新加坡建屋局在分配政府组屋时,对三代同堂家庭给予价格优惠和优先安排,同时规定单身年轻人不可租赁或购买组屋,除非愿意与父母同住,则可优先;如果有子女愿意与丧偶父亲或母亲一起居住,则对父母遗留房屋可以给予遗产税减免优待。

  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从2008年4月起,凡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而在购买组屋后就必须要住,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及牢狱之灾。

  韩国:税收优惠支持家庭养老

  韩国强调儒家文化价值观,坚持“家庭照顾第一,公共照顾第二”的养老政策,制定了细致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

  对于赡养老人5年以上的三代同堂家庭,在继承遗产时给予税收额90%的减免;每赡养一位老人即可扣除3000万韩元的遗产税;对于需要赡养男60岁、女55岁以上直系亲属的纳税人,每年可免除48万韩元的所得税;对于子女和父母各自拥有住房,又选择在一起生活者,可以免除一方出租或出售住房的所得税;本人或其配偶与直系亲属老人共同生活两年以上者,可以获得政府优惠贷款,用来购置、改造、新建住房。

  法国:要向父母报告行踪

  许多欧洲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有关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晚年幸福。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体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乃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

  法国政府甚至修订相关法律,要求子女给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其中包括子女必须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随时掌握父母的身体状况等。

  美国:赡养老人少缴税

  在美国,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他们宁愿租房或买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美国法律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在孝敬父母方面,有人选择每天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与父母联络感情,有人则选择定期回家看望父母,一周或半个月一次回去陪父母吃饭、聊天。许多子女尽量选择与需要照顾的父母住得距离近一些。

  美国人纳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国税局计算家庭的总收入后,还要减去这个家庭因为赡养老人所产生的减免额度。2011年,减免数字为每位老人3700美元。如果一个家庭的纳税人负责赡养自己的父母、配偶的父母以及双方的祖父母的话,那么这些被赡养人的减免额度可以列在年终报税表里,从而获得退税。

  北京晚报 (阿南)

  相关链接

  中国“常回家”引发外媒热议

  ■ 英国广播公司:中国这部法律并没有指明“经常看望”的周期到底是多长。但BBC称,这并不意味着这部法律没有实际意义。相反,这部法律能对年轻人关注孤独老人起到“教育”作用,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就子女应当经常回家看望父母的法律起点。

  ■ 日本神户大学教授石原享一:在日本,养老院等社会保障的框架比较完善,老人不用依靠儿女也能生活。而且,很多日本人都很清楚,如果抛弃自己年迈的父母,会损害自己在社会上的名声。而且在日本,不少老人都有存款、土地等财产,比年轻人富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韩亚航空波音777客机旧金山失事特别报道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早间点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0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焦点赛事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焦点·域外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各国鼓励常回家 有法律更有细则
七成费用换取一成利润
南京市首次实行“离婚限号”
浙江上万蜜蜂闯入民宅被清剿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08各国鼓励常回家 有法律更有细则 2013-07-08 2 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