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银行
老板员工顾客多为女性
提起张幼仪,一些人只知道她是徐志摩的前妻,而展览中的一份签名文件却告诉人们,张幼仪并非自怨自艾的弃妇,而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女银行家。
据金融档案专家邢建榕介绍,五四运动带来妇女解放思潮,女性争相创办女子企业。1924年,全国第二家女子银行在沪诞生,老板、员工多为女性。
因为女子银行经营不善,经营者找到张幼仪,她当时正在经营著名的云裳时装公司,并在东吴大学教授德语。张幼仪心知肚明,她们“找我进银行主要是看我的关系,人头熟,又可以运用四哥的影响力守住银行的钱”,但仍答应尽力一试。因为她和徐志摩的媒人——四哥张嘉璈时任中央银行总裁,所以她婉拒正职,只任副经理。
上任后,张幼仪每天上午9时准时上班,下班后补习中文。在她的努力以及张嘉璈等银行家帮助下,女子银行很快反亏为盈。
女子银行颇受妇女欢迎。张幼仪回忆道:“许多在附近商店做事的年轻妇女,喜欢拿了薪水支票立刻上我们银行兑现。再在户头里留点钱当存款”,而“大多年纪大的妇女都用我们的银行存放珠宝”。女子银行一直经营到1955年公私合营。张幼仪管理女子银行直至1946年2月辞职。
日夜银行
1919年开在大世界旁边
别以为24小时便利店是舶来品,其实早在1919年,大世界旁就有了一家24小时金融便利店——上海日夜银行。
大世界创办人黄楚九名下有众多商号需要周转资金,因此,他先后创办了晚上交易的“上海夜市交易所”和24小时营业的日夜银行。黄楚九知道,在大世界这样的环境中,这家银行吸引不了大客户,必须大量争取小客户吸纳零散小钱,因此,通过通宵服务吸引附近各种过“夜生活”的客户。
为招揽生意,黄楚九请著名月份牌画家谢之光针对大世界光怪陆离的娱乐环境和往来顾客等的趣味,绘制了一幅美女出浴图作广告,上有“存款满洋一百元,满一个月赠游券两张”等揽储赠送大世界门票的促销介绍。有利息还有门票,自然吸引大批资金,日夜银行营业大振。
华资银行
一元起存代收水电费
十里洋场弥漫着“一夜暴富”的发财欲望和赌博心理,一些华资银行家则倡导普通人小额储蓄。上海最早的储蓄银行之一——信义储蓄银行上海分行曾做广告宣传说,手艺人少掷两把色子,少抽两口烟,每月存三两元,十几年后账户里有了一千多元,也可以改行当老板了。
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最早提出“顾客至上,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他开展面向中下层劳动人民的“一元起存”业务,且不收服务费,业务快速发展,同行争相效仿。
此外,四行储蓄会针对储户最关心的“还本付息”有关事宜,每逢各期储蓄还本付息日临近时,在各大报纸刊载广告提醒,储蓄存折也根据不同品种和金额用不同颜色分别制作。金城银行则印制宣传手册,派人到公园、戏院外散发,当场解答咨询,并在银行内代收电灯费、电力费、自来水费、学费等业务。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