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觅神奇的六道木
原野
  ◆原野

  三月里迎春花盛开的季节,我约了邻居阿长踏上了上海至兰州的T116次列车,来到了天水寻觅六道木根雕。天水周围都是山,蕴藏着丰富的根雕天然资源。六道木其干无心有结,每结自成纹路。纹路竖行,均为六道而得名,民间俗称降龙木,行内人又呼其为八楞木。该木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我国北方多有,主要产于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的崇山峻岭中,其根系发达,在空旷地、溪边或岩石缝中均能生长。因生长缓慢,木质坚韧,木面光滑细密,根节布满折皱,纹理相当清晰,其奇特的造形和细腻的纹理是根艺创作良好的材料,成为许多根艺爱好者追逐、寻觅的目标。

  娘娘坝镇舒家村是寻觅的首站,距天水市37公里,地处秦岭南麓,316国道横贯全境,境内地势起伏大、青山连绵、森林比较茂密。我们走进了一家靠在公路边的根雕营销铺。面积不大,是个兼营其他商品的杂货铺,靠窗的货架上存放的根雕主要是形态各异的挂架、笔桶和烟缸。主人还带我们进了他家后院,房间地上和桌上摆放了不少动物造型和笔桶等根艺,这些根艺多为当地的木质根雕,六道木根雕虽有几个,但造型一个也看不上。

  麻沿河乡山庄村,是我的第二站,距天水市67公里,同属山区,交通便利,“316”国道横穿本村,当地农民“靠山吃山”,全村50多户人家把附近林区的死树根挖回来,简单修雕,成为根雕作品,摆在门前销售,有栩栩如生的老鹰、老虎、狮子等动物造型,也有古朴的椅子、花架等,然而正宗的六道木很少见到,即使有但让我看中的没有。近年来因过度开采,六道木产地已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羊奶子”木,然而其纹理和造型远不如六道木那样神奇了。

  好在我出行之前做足了功课,于是将目标转到天水市内。我们先去了麦积区和东桥头花鸟市场,结果在东桥头市场西侧中间的店铺内,发现了不少漂亮的六道木根雕,主要是一些笔架之类的根雕,材质和造型都很好。我细细观赏了货架上的每件作品,最后选了一件路上能携带的笔架,老板自恃货好开价很高:“单买这个至少1200元,要就拿去,你去瞅瞅整个市场上有这样好的货吗?”最后经我好说歹说了,还搭买了几个小件总算以1560元买下了这个笔架。(见图右1)。

  我们住宿选择在曦都假日酒店,附近也有二处地方可寻觅——伏羲庙广场和坚家河花鸟市场。我在坚家河市场中间的两个铺内意外地觅到了二件比较满意的根料。经讨价还价,最终花了860元如愿收下。我看中它的原因:一方面是正宗的六道木,另一方面它们是半成品,尚可加工修凿。(回沪后我专门找到国家级根艺术大师孙新先生,依据根材原有的形态和纹路,顺势完成了“鸳鸯水洗”和“烤鸭”,见图右2、3)。

  班得瑞《晨光》曲在返程的T118次列车内渐渐响起,我被这清新悠扬的旋律,朦胧惊醒,列车经过一夜的奔波迎来了曙光,天水因是小站,能购到硬卧上铺的票已不错了,我凝视着车顶思绪万千,六天来的奔波,历经了食、宿、行、觅等带来的各种不便和疲备,但此次寻觅根雕过程总算顺利,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对我们长期生活在PM2.5浓度较高的城市里人是太向往了,更让我高兴的是觅到了我喜欢的神奇的六道木“宝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没封住的泥封
清代狮子纹青花瓷砚台
多角罐:谐音里的口彩
寻觅神奇的六道木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寻觅神奇的六道木 2013-11-16 2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