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受此影响,往年每到岁末必会被寄来送往的公款日历、台历和年历,今年悄然萎缩。伴随单位团购需求的接近冰点,映衬出家庭消费的需求愈发旺盛,个性化台历成为这次跨年自购的新宠。
机关事业单位频频退单
××银行、××制药、××办事处……台历底部必定刻着企业名、机构名,多少年来,不少家庭年历都来自单位赠礼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但此番禁令的实施,或让这成为历史。“哪晓得今年抓‘三公’消费会这么狠,连台历也不能公款买了!”网上有颇具规模的温州商家向记者透露:“今年亏大了!”据悉,温州是沪上台历批发和定制的主产地之一,当地很多厂家每年6月份就开始准备生产,10月份开始上市和交货。但今年10月底“禁台令”的横空出世,一下子让原本每年“到点”必火的批发旺季“蒸发”了。因为挂历是一种有时效性的特殊商品,明年的挂历过了今年底几乎就成了废纸,所以上个月以来的频频退单让生产商们“鸭梨”巨大。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本地民营印刷厂厂长也表示,往年,他们会接到不少来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求的定制贺卡、台历订单,每个企业订个万余份很常见。那些高端定制台历的价格,贵的能卖到五六百元。“但今年突然叫停了公款消费和单位定制,跨年生意算是跌到冰窝里了!”
家庭个性台历渐成主力
单位公款定制年历少了,家庭自购个性年历就多了。在鲁班路上的星光摄影城B区彩扩市场,尽管数码打印一本台历或挂历也要花40-60元不等,但依然有三类需求最为热门:一类是家有宝宝的家庭,12个月的萌照台历见证孩子的成长;一类是新婚燕尔家庭,婚纱双喜台历记录二人世界;还有一类是摄影发烧友家庭,摄影台历映射镜头下发现美的眼睛。在上海书城淮海店,今年养生保健题材的台历卖得特别好。中午为台历专门来“寻宝”的IT工程师付涛告诉记者:“现在用手机、开电脑,随时随地都能看电子日历,我们年轻人早就不像小时候那样离不开台历、挂历了;但是翻翻台历、算算日子还是父母的老习惯,我想给他们来两本!”
此外,在线上冲印市场,来自网易印象派的数据显示:10月份过后台历的销量每周都保持在20%以上的环比增长,预计在今年底到明年春节前会达到顶峰。目前最热门的网上定制台历,当属能把私照和生日、涂鸦、心情日记都放在一起的“拾光台历”。
本报记者 胡晓晶 通讯员 杨济诗 孙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