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对银企“配对”成功
自贸试验区9月29日正式挂牌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项新政陆续出台,国务院有关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稳步推进,其中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重中之重”。之前,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出台了相关文件。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出台了《意见》,进一步推进了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工作。
记者了解到,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和跨境人民币借款是本次签约服务的重点内容。推进会上,有关银企就《意见》中的“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个月落实《意见》大部分举措
在《意见》指出,根据经营需要,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中外资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可按规定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区内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为其境内外关联企业提供经常项下集中收付业务。由于境外利率普遍低于国内,市场普遍认为跨境借款可显著降低融资成本;而双向资金池的开展,有望在跨境人民币放款的基础上打通境外人民币回流通道。
屠光绍表示,上海将成立自贸试验区金融建设的推进协调小组,由上海市政府及央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和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组成。
据悉,下一步,上海市政府将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相关部门,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工作。重点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一是确保“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试点在自贸试验区内顺利开展,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扩大试点范围;二是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账户设立、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在自贸试验区内的落地实施;三是加强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自贸试验区内金融业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