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3: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青茼蒿试春盘
杨慧
  文/杨慧

  昨天去婆婆家,餐桌上一盘青翠碧绿的炒茼蒿菜让我眼前一亮,那种久违的鲜香又在唇齿间四溢。 

  茼蒿,又名蓬蒿,在我们家乡叫“菊花菜”,是春天最先生长出来的一种野菜。每年春暖花开时,是茼蒿长势喜人的季节,在老人们眼中,蒿菜命贱,不论土地贫瘠与肥沃,只要有一尺泥土,它就能高兴地生根发芽。一阵春风一场春雨后,家乡田间地头便冒出了盈盈绿意,植根于芬芳土壤中的茼蒿,也不失时机、如约而至地恣意生长着,幽幽的香味,散发在春天的清新气息中,深深地吸上一口,清爽而透人肺腑。 

  小时候,每到初春时节,母亲总会带着我去田野里采茼蒿,那些油绿发亮的长着菊花似的叶子,一簇簇地在乡野中随风摇曳,好像正等着我们去寻觅将它们带回家,不用多长时间,篮子里就是满满的茼蒿菜了,有十多斤重呢。母亲一边挖着野菜,一边教给我描写茼蒿的诗句:“小园五亩翦蓬蒿,便觉人迹间可逃”、“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茼蒿青青,受到古代文人雅士们的如此青睐,想必就是因为那一口“清欢之味“的浓浓春意吧。 

  “三月三,茼蒿下米汤”,茼蒿有一股浓烈的中药味,它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入药治病,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听母亲说,茼蒿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杜甫菜”。相传杜甫一生流离颠沛,在四川夔州时,眼花耳聋,肺病相侵,当地人民做了一种用茼蒿、腊肉、糯米粉等制成的菜给病重的杜甫食用,杜甫食后不久病愈,赞不绝口,人们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便取名“杜甫菜”。 

  茼蒿既是良药,也是佳蔬。食用方法多种多样,炒食、凉拌、盐渍或做汤皆可,鲜香柔嫩。炒食,最适宜与各种肉类烹饪,吃到嘴中,味道鲜美;凉拌,加上辣椒、韭菜等作料,辛香清脆,甘酸爽口;煮汤,加上两块豆腐,是我很喜欢的一道菜,清香味浓,色彩淡雅,充满着春天温馨自然的气息。新鲜的茼蒿如果一时吃不了,那也没关系,把它放到太阳下晒成干菜,在要吃之前放在水中泡一泡,待到干菜吸足了水分再下锅,那味道和新鲜的毫无差别,特别是冬日少绿色蔬菜期间,倘若餐桌上能出现一盘炒茼蒿菜,那无疑是最受欢迎的。 

  茼蒿因其生在乡野,不用施肥,不用喷洒农药,无污染,且营养价值高,又有医疗作用,成为天然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刘墉在散文里写道:“茼蒿既可蔬,又可赏,又有乡情浓郁之味,田园的依稀印记,一举而数得。”在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里,享受着这原生态的美味,也算是一种清心的幸福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话说浦东老八样
碧翠清香话芹菜
汆丸子用冷水不会散
巧洗猪肠衣
药膳房
青青茼蒿试春盘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23青青茼蒿试春盘 2014-03-20 2 2014年03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