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男乒新三驾马车中的一员,许昕的位置有些尴尬,张继科和马龙难撼动,身后还有樊振东等新人在追赶,如何在里约奥运周期争得一席之地?东京世乒赛团体赛,机会难得。
这一次,许昕没有让机会溜走,连总教练刘国梁也直言:许昕是发挥最稳定的球员。
“要”劲上来了
曾经,许昕的教练总是这样评价:“他不如王励勤勤勉”。可是,年少成名的许昕却总是琢磨不透。
“以前,他的‘要’劲还不够。”如今,已是上海市乒羽中心主任的王励勤解释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同对手打平时,他的决心不如张继科和马龙。在有限的训练时间中,他不太会百分之百地投入。”
现在,许昕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我现在更‘要’了,因为定准了目标。我承认,我的位置很尴尬,张继科、马龙在我前面,身后还有樊振东等人,我希望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不要老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起起伏伏。”
更“要”的许昕,在半决赛出战中华台北前,向刘国梁主动请缨第一个出场。“我之前打台北队从未输过,所以有信心第一个出战。但是,以往的战绩不能说明一切,只要能拼,胜利就是我的。”许昕如愿以偿,3比0干净利落地击败了对手。可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欢天喜地地庆祝,只是抿抿嘴,微微一笑,表情波澜不惊。他告诉自己,革命尚未成功。
4年前,20岁的许昕获得了参加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的机会,尽管他小组赛中可圈可点,但是半决赛之后的关键比赛都没上场。夺冠后的庆功宴上,许昕哭了,不是因为拿了冠军,而是因为没能站上决赛的赛场。
打得不过瘾
关于释放激情,半决赛后许昕说:“只有到了决赛,一旦压力都到我身上,最后我还能赢的话,我才会释放自己。”
决赛前,刘国梁问许昕:“你准备好了吗?”许昕自信地说:“准备好了!”刘国梁追问:“我是问你这6年准备好了吗?”毕竟,这是6年来,许昕第一次在最高级别的团体赛决赛中获得出场机会。
赛后,刘国梁点评道,“他珍惜了这样的机会。应该说,他是这次世乒赛中国队表现得最稳定的队员。”
5月5日,许昕实现了赛前的诺言,张继科丢掉第二盘后,许昕以3比0战胜德国第三单打,稳定了军心。赢球瞬间,他释放所有压力。不过,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还是有些谦虚。记者问他,当张继科被对手零封时,谁是那个中国队挺身而出的人。他同马龙相视一笑,指指马龙,“是他。”实际上,许昕何尝不想在队内占据有利位置,为队伍雪中送炭? “没有对上波尔、奥恰洛夫,总感觉打得不过瘾。”许昕说。
恩师曹燕华也赶到现场,她送给许昕一句话,“希望你能成为国乒队伍中雪中送炭的那个人,而不只是锦上添花。”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