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收藏的昆曲唱本
程多多
  ◆ 程多多

  好些画家见我父亲程十发画的戏剧人物很生动,出于画家画人物画的常识,他们认为我父亲是为了画戏剧人物而去听戏、学戏的。但这种想法错了。

  我少年的时候,我父亲常带我去看戏,父亲叫“听戏去了”。父亲平时与我们孩子讲话是不多的,等到我渐渐有些入门了,父亲会主动问我晚上听的戏,哪个角儿出色,哪个段子唱得好。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讲了,父亲认为我讲对了就笑着点点头,讲的不对了,父亲便会讲出他对这出戏的理解。特别是北京的大牌来上海演出,票价也是高的,父亲那时收入不高,而票又难买,父亲为了听戏,就托人去买票。每当听了这样的戏,虽然已经很晚了,父亲在回家的路上总是很高兴的,“人家都说我是为了画戏剧人物而听戏,其实……”我就是这样从父亲的口里知道父亲小时候就爱唱戏,乡里有戏他总是去听,有时为了听戏回家晚了,大人总要问一声孩子,但问归问,只要乡里有演出,父亲总是去听的,大人见阻止不了,而且知道孩子确实喜欢戏,不是顽皮,以后也就不说了。所以父亲唱戏与他钻研的画一样下功夫,只是当时家里的条件不许可,否则父亲就入行当了戏剧表演艺术家了。父亲到老一直是票友,不过在那时许多票友并不比专业的逊色多少。

  等到我对戏了解更多时,我们家里就成了戏剧界人士经常互动的地方,父亲常邀名角来家里唱上几段,我在一旁伴奏。不过几日,父亲就有一幅精采的戏剧人物画创作出来了。

  父亲常对我讲,画戏剧人物画最好自己会唱戏,而且懂戏,好些角色的每个段子的精华你要知道,这样就能把角色最入神的一个动作画出来。父亲画戏曲人物都是动态的,出神处写意的笔姿也是舞动的,真是笔下一见神,台下几十年功。父亲还对我讲了一句很深刻的话,画中国画最好能懂戏。据我的理解,中国戏剧是写意的,中国画也然,这一点是相通的,书画同源,戏与画也同源。

  自然,父亲为了学唱好戏,自己也去买了好些戏剧方面的书,包括唱本。有些朋友知道我父亲爱好戏剧,便把他们珍藏的唱本送给父亲。这本唱本就是由合笙曲社发行的《与众曲谱》,父亲有空翻翻。现在就在我的书架上,我有时听昆曲,也拿出来翻翻,朋友知道我喜好昆曲,常邀我画些昆曲人物画,这些曲谱让我受益不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广告
   第A14版:观点·评论/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父亲收藏的昆曲唱本
一只补了五十二颗铜钉的碗
宝从何处来
喜得“佛地宝砚”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父亲收藏的昆曲唱本 2014-05-10 2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