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运动汇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体院三教授邱丕相、夏双喜、张建平的退休生活
     
2014年05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乐 与岁月无关
精彩 与雅兴有联
上海体院三教授邱丕相、夏双喜、张建平的退休生活
华心怡
张建平在书写
临唐朝褚遂良房梁公碑张建平书
邱丕相在书写
熔古今铸 邱丕相书
■邱丕相(中)、夏双喜(左)、张建平在画室里品茶 本版图片均为 季陆生摄
夏双喜在作画
万水千山 夏双喜画
  本报记者  华心怡

  刀光剑影,南拳北腿,当十八般武艺遇上文房四宝,是别一派空灵飞动,神采飞扬。 

  推开上海体育学院书画协会画室,墨香涌动,琴音绕梁,满目古韵流转。邱丕相、夏双喜、张建平三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舞文弄墨,乐享生活。他们,是武生,也是文人。壮士拔剑的豪美,跃然纸上,便成了铁画银钩书万古,春秋雅诗一毫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先生们更是开堂授课,与老朋友们一同分享这起承转合的风骨。夕阳里,他们书画同样火红的人生精彩。

  【墨痴】  卖字赚得房钱

  体院的科技园里,书画协会占了两间房。三位先生练字,作画,品茗,抚琴,快乐似神仙。上个月,他们刚刚上缴40幅书画,作为一整年的房租。“有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静下心来挥毫泼墨,大家都格外珍惜。”邱丕相71岁了,去年刚送走了最后一个博士生,彻底退隐“江湖”。邱老的名声在全国武术界响当当。他不仅是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组成员,而且多次出任世锦赛、亚运会等大赛总裁判长,并享受着国务院政府津贴。 

  63岁的夏双喜和61岁的张建平,一个是跆拳道出身,一个是乒乓球高手,他们尊称邱老为大哥。“之前就知道彼此都喜欢书画。后来有了这个机会和平台,聚到了一起。我们相同的特点,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痴迷。”邱老的父亲曾在吴佩孚的军部做文书,写得一手好字。家中兄弟姐妹也都耳濡目染。待到师从武术名家蔡龙云,更是体悟武术与书法融会贯通。“强调的都是精气神。书法,就是在宣纸上的武术。”夏双喜也是从小习武,后来作为柔道项目研究生留学日本。他早年参加上海中国画院山水画研修学习时深得著名画家陆一飞赏识,收其为入室弟子。而年龄最小的张建平十余岁便开始习练书法,研究字帖。“当年南京路上的每一个招牌我都仔细研究过。我对逛街没兴趣,就是看他们的字,边看边琢磨,能消磨大半天。”张建平的字功底深厚,遒劲郁勃,当年左焕琛副市长曾带着其墨宝访美,作为礼物送给旧金山市长。 

  对于书画,他们的痴迷不减当年。也时常,邱老会带着两位“小弟”操练八卦掌。亦静亦动,夏先生感叹:“退休后的生活似乎更忙碌,更充实了。”

  【育人】  字画是必修课

  邱先生的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更有四十多个博士生。每次有学生在老家开武馆,都会前来求一幅恩师的墨宝。邱先生爱草书,飞鸟惊蛇般的字幅,看上去气势磅礴,挂在各家“精武门”的门楣大堂,虎虎生威。“我上课的时候,都要求学生们去学点中国书画。武术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才有生命,才会提高造诣。”“练拳、练字、练医”,邱先生要求弟子们文武并进,三艺通备。 

  武术系的学生们,很多都会选修张建平的书法课。“写字,是可以写一辈子的。而且能够让别人也爱上写字,让我最开心。”现为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张先生,从事书法教育二十多年。即便退了休,他还在上海师范大学授课,同时也参与上海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 

  夏双喜的工作室里,悬着“舍得堂”三个大字。他自封堂主,以艺会友。夏先生专研书画,兼修古琴与茶道。文绉绉的他,被称为书画界的武将。早在1998年夏先生便被国际柔道联盟授予国际A级裁判称号,多次参加世锦赛、亚运会的执裁。2008年,他更是站上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

  【会友】  老伙伴来相聚

  工作室的摆架上,坐着一只精致的茶壶。上面有画有字,趣意别致。这是去年春天,三位先生一同去景德镇采风的纪念品。“一起去看看春天,踏踏青,画画写字,然后把字画烧在瓷器上,格外有意思。”直到现在,夏先生讲来也是兴致盎然。 

  三位同道中人,隔三差五会搞些活动。这其中,有太极书画禅修班,还有免费向体院退休教师开放的书画班。老教授们的兴趣格外高涨,最年长的已经84岁,年轻的也都超过60岁。“老伙伴们在一起聊天,习字书画,感觉又年轻了起来。”最美不过夕阳红。小打小闹的工作室,如今还揽下了大任务。他们“承包”了上海体院的涉外礼物。每逢学校有来宾到访,会出外会客,先生们的字画总是最体面的文化“心意”。 

  习练字画的人多长寿,“入静”是现代人难得的修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是大快乐。”张建平说,这份快乐,与岁月无关。谁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在字画的世界里,老先生们永远年轻。人生的下半场,仍是无限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家装专版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快乐 与岁月无关 精彩 与雅兴有联
新民晚报运动汇A11快乐 与岁月无关
精彩 与雅兴有联
2014-05-11 2 2014年05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