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迷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玛格德莱娜·柯仁娜是现任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西蒙·拉特尔的夫人。其实,早在与拉特尔婚恋之前,柯仁娜即已成名,她是凭自己的本事在乐坛立足的。
出生于捷克的柯仁娜,自然对捷克的民歌有着优先的发言权,出版过多张有关捷克民歌的唱片。她另一个强项是演唱从巴洛克到莫扎特时期的音乐,也出版过多张获得好评的专辑,如与御乐古乐团合作的《情书》。不久前,柯仁娜与御乐古乐团在上海音乐厅亮相,献上了一场《爱的情书》独唱音乐会,曲目基本取自《情书》专辑。
在音乐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柯仁娜曾表示,如果气温可以,她将赤足登台,这样演唱更接地气。果然,那晚的柯仁娜一袭红衣裙,微笑着裸着双足,款款上台,显得特别亲切随和。御乐古乐团有7位乐手到场,分坐两边,柯仁娜则在居中位置。
音乐会上,柯仁娜演唱了多位属于早期巴洛克风格的作曲家歌曲:费利波·维大利《哦,美丽的眼睛》、丁迪亚《平静的微风》……当然,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意大利歌剧的奠基人蒙特·威尔第《温柔的痛苦》《轻蔑一瞥》。与后来的古典和浪漫派艺术歌曲相比,这些早期巴洛克歌曲显得尤为朴素、简洁、平和,一开始听来甚至有些“单调”的感觉。但听下去,滋味慢慢就溢出来了,就像口含青橄榄。这些咏唱人类情感的歌曲,主题自然是爱情,其中有甜美、欢乐、冲突、忧伤、期盼、憧憬、感叹……柯仁娜似乎不是站在舞台上,而是漫步在乡间田野,用她那清澄抒情的嗓音,心随口吟,尽情倾诉。这时候你已不觉得她是用了美声唱法,还是民歌唱法,一切回归天空,回归大地,回归自然,直抒胸襟。
顾名思义,御乐古乐团用的都是早期的古乐器,有鲁特琴、古吉他、低音提琴、敲击乐器……音量不大,搭配简朴,轻声细语,细腻素雅。他们在音乐会上既为柯仁娜伴奏,担任绿叶;又在柯仁娜演唱休息间隙时或分别独奏,或乐队齐奏,扮演红花,演奏布里斯诺《夏康即兴曲》、桑兹《金丝曲》《马达奇诺》……让人充分领略了这个成立于1998年的御乐古乐团的独特韵味:既有整体感,又具即兴性,古色古香,淡雅自然,悠然自得。领队Pierre Pitzl隐坐在乐团中,看似不显山露水,其实是位灵魂人物,他与乐队成员只要与柯仁娜对一下眼神,乐响歌起,便水乳交融,不像歌手与乐队的关系,更似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滋味,似乎只有在古乐中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