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他拄着双拐,腿脚不便,却心灵手巧常埋首在一堆细小的钟表零件中。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年六十六岁的孔令发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双下肢残疾,但他人残志不残,自学修表技术,粗略统计,自一九七二年起已免费帮人修理各类钟表几万只,其中多数是手表。~~~肢残老伯孔令发的故事
他拄着双拐,腿脚不便,却心灵手巧常埋首在一堆细小的钟表零件中。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年六十六岁的孔令发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双下肢残疾,但他人残志不残,自学修表技术,粗略统计,自一九七二年起已免费帮人修理各类钟表几万只,其中多数是手表。~~~肢残老伯孔令发的故事
他拄着双拐,腿脚不便,却心灵手巧常埋首在一堆细小的钟表零件中。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年六十六岁的孔令发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双下肢残疾,但他人残志不残,自学修表技术,粗略统计,自一九七二年起已免费帮人修理各类钟表几万只,其中多数是手表。~~~肢残老伯孔令发的故事
他拄着双拐,腿脚不便,却心灵手巧常埋首在一堆细小的钟表零件中。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年六十六岁的孔令发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双下肢残疾,但他人残志不残,自学修表技术,粗略统计,自一九七二年起已免费帮人修理各类钟表几万只,其中多数是手表。~~~肢残老伯孔令发的故事
他拄着双拐,腿脚不便,却心灵手巧常埋首在一堆细小的钟表零件中。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年六十六岁的孔令发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双下肢残疾,但他人残志不残,自学修表技术,粗略统计,自一九七二年起已免费帮人修理各类钟表几万只,其中多数是手表。~~~肢残老伯孔令发的故事
     
2014年05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拄着双拐,腿脚不便,却心灵手巧常埋首在一堆细小的钟表零件中。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年六十六岁的孔令发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双下肢残疾,但他人残志不残,自学修表技术,粗略统计,自一九七二年起已免费帮人修理各类钟表几万只,其中多数是手表。
免费修表,一修42年
肢残老伯孔令发的故事
子歌 陈群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图⑤
  文/子歌 陈群 图/子歌

  1 居民满意而归

  一个晚上,我们在普陀区西乡路91弄南泉苑小区敲开孔令发家大门时,正遇孔令发接待“客户”。 

  邻居张阿姨接过她半年前送修的一只老式瑞士西马表,连声道谢(图①)。“修好啦?老孔你太厉害了。”张阿姨告诉我们,这只上世纪70年代的老表是朋友的,坏了之后曾送钟表店修理,几百元的报价让朋友吓了一跳。“外面的报价太离谱,我们还担心好的零件被人调换。不像老孔,是绝对让人放心的。” 

  这只西马表坏的是摆轮和轴承等零件。手表型号太老了,零件又小,很难配,孔令发跑了好几家店,最后才在自忠路一家店“预约”到零件。一边等,一边给表做“体检”,前后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将表修好。孔令发又免费帮张阿姨换了一根表带。张阿姨对了一下标准北京时间,我们坐下来聊起来。一个小时后张阿姨走时,又对了一下央视一套里的“北京时间”,十分准。 

  张阿姨已经在老孔这里修了四五块表了,每次都是满意而归。孔令发告诉我们,到他这里修表的多为附近居民,但也不乏嘉定、杨浦等地市民慕名前来。“我不做广告,都是口耳相传知道我的。” 

  2  自学修表技术 

  孔令发走上修表之路纯粹是“兴趣”。1967年初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工作。有一次,他乘坐13路电车听司机抱怨,家里几只手表和闹钟,坏的坏修不好的修不好,常使他上班迟到。此时弟弟正在学修手表,这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那时没有残疾车,行走靠双拐,为买一本维修钟表的书,他要花大半天时间跑书店;他花15元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块表,拆开,复原,伏在桌上反复琢磨练手;他还到单位对面的钟表店一蹲就是很长时间,只为了偷学技术。 

  孔令发的弟弟孔令琪告诉我们:“我学修表只是三脚猫,哥哥钻劲足,技术真没话说。”“一开始他把爸爸两块进口手表拆得‘报废’了,两年后竟又复原如初。” 

  孔令发修表技术娴熟后,开始在繁华的曹家渡地区摆摊,后来逐渐走向免费帮人修理钟表的道路,不知多少块钟表在他手中“起死回生”。他说,自己卖过蔬菜和水果,帮人修打火机,也搞过小生意,但从来不将修钟表用作“谋生”的手段。他甚至克服行走不便的困难,到部队为官兵免费修钟表。有的战士在他悉心指导下,也学会了修钟表技术。 

  孔令发没结过婚。小小的房间里,靠墙放着一只单人弹簧床,对面是一张工作桌和缝纫机。狭小的过道,仅能容轮椅转个身。一高一低两只台灯经常大放光明,灯下是他戴着放大镜埋首其间的身影(图④、图⑤)。 

  各种各样的钟表零配件分别装在一个个盒子里,码得整整齐齐(图②)。最常见的有各种机芯、表带、电池、螺丝、齿轮,以及各种小如蚂蚁的小配件。别看张阿姨的西马表他“修”了半年,其实平时“对付”一块坏表也就1个小时左右。“最多一天能修10块表!如果从1972年算起,修的表也有几万块了。”饶是如此,他桌上、抽屉里仍有不少手表等待修理,表中夹着一张纸条,标明了姓名地址和电话(图③)。 

  他从小腿脚不便,但能用双拐;前年摔伤骨折后,却只能靠轮椅了;很多钟表零件都微小如发丝,因此孔令发右眼常戴着放大镜。轮椅和头戴放大镜已成为他的“标志”。每天,他都要忙到晚上9时多。 

  3  热心源自感恩 

  我们问他为何免费帮人修理42年不疲?他说,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他无时无刻感受别人对他的关心和照顾。“比如我每次进楼,都有邻居帮我推上斜坡。我希望也能回报社会。而且我喜欢修手表,这是兴趣。” 

  他提到普陀区一位受人尊重的残疾老人。可能无法运动和健身的关系,孔令发身体不好,患有多种慢性病,如支气管炎、骨结核病等,常依靠老父微薄的退休工资度日。2001年,他的骨结核病复发了,伤口红肿流脓,没钱看医生,只得躺在床上苦挨。那位老人知道后二话没说派人给他送去了300元救命钱,让他去看病。“这300元,救了我的命!”孔令发病好后,更坚定了发挥自己修理钟表的所长。他说:“多亏了那位老先生,我才有今天,我也要为大家服务。” 

  采访中,几个邻居正好来看他。“老孔除了修钟表,还会修各种电器,也修得特别好。” 

  张阿姨说,前一阵她家一只1000多元的锅子不知怎么出现小漏洞,不能用了,她已打算扔掉,不料老孔灵机一动,将废弃电水壶的把手磨成一个类似钉子类的东西,在锅底做了一个铆钉,“挽救”了锅子。“他还帮居民修收录机、电饭煲、电热毯、电风扇、打火机等等许多东西呢。” 

  在区残联的关心下和指导下,孔令发联合社区里多位有手艺的肢体残疾人,有理发的、有磨剪刀的、有修雨伞的、有配钥匙的,成立了一支“百姓小广场”便民维修服务队,人们习惯把它称为“老孔服务队”。这支维修队“八仙过海”热情为居民修理各种家用小电器,经常穿梭在小区中,每月还定期到彭浦新村“摆摊”,已坚守10多年,从未间断,也都是义务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家装专版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免费修表,一修42年
外国小客人学包汤团
热心的哥送回走失老人
“爱我中华”越剧比赛为“月月红”活动打头阵
安养院老人瘙痒难忍吴泾医院医生送服务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B13免费修表,一修42年 2014-05-11 2 2014年05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