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奇乳娘的心灵之约
费英凡
  费英凡

  有一种电影,带着艺术反哺的社会公益性,在简约的叙述中淡淡地描绘着最深沉宽远博大的人间真情。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展映,获得国产电影新片奖的温情大戏《乳娘情》,就很有预见性地采用唯美疏朗大气的艺术风格,真实展现了一段撼动江淮大地的传奇母爱。

  2012年初,皖籍编剧王殿明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合肥市郊区陈塘村28户人家,有22户自愿抚养残障儿童,多年来他们共抚养了200多个残障儿童走向社会。王殿明意识到这个故事存有艺术再现的潜质,数十次易稿终于谱写出这段感人的“乳娘情”。从电影桥段的设置可见编剧巧用文学创作特点,避开所谓的纯社会纪实性文本,更多的不是在说事而是说人,以人明事,用人传情。电影文学味处理最浓的地方是以城市下岗女工石莹去村里寻找养女点点为辅线,却以主镜头的方式,逆向带出村里最有名的“乳娘”陈阿妹几十年隐秘抚孤的真正主线,以一种实写辅线虚写主线的错位手法,让观者可以很清晰地随着石莹的步伐悄悄走进陈阿妹质朴而隐蔽的情感世界;透过石莹的眼睛慢慢洞察陈阿妹宁愿舍弃自己的幸福也要抚养孤儿成人的善良伟大。

  如果仅以文艺片来定位《乳娘情》,显然有点宽泛偏颇;说它是情感片又有些单薄寡意。影片着重写了几位女性在情感取舍中的不同价值观倾向。石莹身世坎坷造就了她外柔内刚的个性,因为聋哑弃婴点点,她与陈阿妹产生了交集,她俩有太多的共通点也就容易产生碰撞点。对于点点,她们付出的爱与期望是不尽相同的。石莹因为愧疚自己的“二次遗弃”,还要践行哥哥病危时许下“石莹把点点养大”的心愿,更重要的是她与点点都曾是弃婴,命运的相连在心灵间传达。如此微妙的细节,电影没有费太多的笔墨,通过主人公眼神肢体语言的释放,用“寻找”来表达她自我救赎的忏悔,特别是通过陈阿妹,把这种微妙升华成了一种气息,一种普爱,一种世缘,一种传承,更是她俩默契交替的心灵之约。陈阿妹一生纠结,命运就像开玩笑或是像躲猫猫那样,不是与愿相违就是擦肩而过,扶养孤童让她失去女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却也让她尝到了人世间最美妙最温馨最和谐最阳光的甜蜜亲情。除了两位乳娘,片中疑神疑鬼的村长老婆、泼辣耿直的小店女老板三婶,以及石莹那刀子嘴的媳妇,她们以群像式的矛盾冲突非常戏剧性地丰满了剧情,也具象化发出了社会对“乳娘事件”的不同声音。

  有人便有了社会,它就像呼吸一样伴随终生。社会问题的艺术化表现也经常出没于银幕,比如陈凯歌聚焦网络人肉事件的《搜索》、许鞍华关注老龄化社会的《桃姐》,以及贾樟柯碎片化解读社会暴力事件的《天注定》等等。我真心希望此类纪录真实生活反映鲜活当下、带有纪实痕迹的现实主义电影可以再多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A12版:东方大律师
   第A13版:新民法谭
   第A14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5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3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5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7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09版:金色池塘
   第B10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B11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B12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B13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B14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5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从贫民窟走出的成功者
亲历游轮救生课
普通人的旅行哲学
漫画
烟纸店
一条短信
传奇乳娘的心灵之约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4传奇乳娘的心灵之约 2014-06-15 2 2014年06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