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去疾 吴朴堂 单孝天与《养猪印谱》
刘一闻
■ 图一“肥多粮多”
■ 图二“粮多猪多”
■ 图三“以养猪为荣”
■ 图四“以养猪为乐”
■ 图五“扫盲不离书”
■ 图六“种田不离猪”
  ◆ 刘一闻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海上篆刻名家方去疾、 吴朴堂、 单孝天曾合作出版过《古巴谚语印谱》和《瞿秋白笔名印谱》两种。当时,还有一种业已列入出版计划,并在形式和规模上皆胜于前两者的《养猪印谱》,却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最近方得面世。

  长久以来,《养猪印谱》虽说由于众多原因,未能及时见到出版物,但在我国篆刻界,几乎是一部人人皆知交口传颂的印章创作精华。彼时,三位作者的年龄都不到四十,正可谓风华正茂。

  方去疾(1922-2001年)初名文俊,字正孚、超北,号之木,别署木斋、四角亭长。出生于温州,1934年定居上海,1947年加入西泠印社。他在创作上一开始就以秦隶和诏版书作为根基,取法高古,所涉广泛,刀笔精湛。廿五岁时已有《去疾印稿》见刊,四十岁以前已显出独家风貌。这是位国内印坛所一致公认的径从古印而出的、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时代印人。

  去疾师自创新意的信息,当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前后,所作大都以痛快淋漓且推且冲的运刀方式,来表现工稳笔体之下的写意特征,这一类式在创作思维上和技法上皆需要极高的修养。凡常见者,在形式上顾及工整了,不免会失之于板滞状态;强调率意了,则容易出现轻滑单薄之弊。

  在实践中,意出秦汉古印脉络的创作范式,通常是白文印之细劲笔调,在技法表现上一般要难于粗壮笔调。而朱文印则相反,换言之,线条粗壮的朱文印作,往往不易充分显现其刀笔意趣,故而,古来鲜有尝试者也自在情理之中。倘若以此现象来反观去疾师的朱文创作状况,则令人不得不佩服他在艺术上知难而进的探索精神。他的见刊于《养猪印谱》中如“以猪为纲六畜兴旺”、“肥多粮多”【图一】、“宁乡猪”、“猪浑身是宝”等代表性粗笔朱文印,以及部分具有简牍意味的朱文作品,皆见刀见笔古意盎然。与其朱文印一脉相承的大量刀笔互映、带有健率刀意和浓重笔韵的白文之作,例如《养猪印谱》中的“养猪好处多得很”、“人懒猪不胖”、“粮多猪多”【图二】、“福安花猪”等印作,同时皆标志着去疾师在印章创作领域的别具一格和审美高度。 

  吴朴(1922-1966年)曾用名吴朴堂,别署厚厂。吴先生与方先生同庚,出生于上海,杭州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经西泠印社创始人叶品三介绍,与王福厂结识并拜其为师。他早年在杭州以鬻印为生,未久来沪上。1956年到上海文管会(博物馆)工作。曾专事浙派篆刻,为王福厂得意门生。后以秦汉为法下力尤多,风格寓于工丽、典雅间,弱冠时便有《小鉨汇存》行世,1958年编辑出版《宾虹草堂鉨印释文》,王福厂为其写序。

  从大体上讲,朴堂先生的印作崇尚工稳整饬一路,这跟他早年取法浙派风格有关。因此之故,致使他无论在运刀、结字或总体布局上,皆从容老到,显现出厚实的功力。同时,吴先生曾经历时数年,于廿岁之前便临摹刻就的总数为三百方之多的战国朱文小鉨,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他的创作来源决不仅仅局限在浙、皖流派印风之间,这当然是他的整个创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一般地讲,流派印作交给习艺者的,通常是丰富多样的技艺手法。而秦汉印章交给人们的,更多的却是纯粹朴实的上古气息。在此,且不论这些临摹之作可以到达何等水准,然而只要从吴先生此后近二十年的创作成果中,人们便可读得此般唯长期浸淫体验方可获得的白贲之美和别样风调。

  在《养猪印谱》中,反映在朴堂先生刀笔之下的如朱文印“猪为六畜之首”、“关键在于一个很大的干劲”、“以养猪为荣”【图三】、“一吨猪肉可换五吨钢”;白文印中“书记大搞养猪试验田”、“以养猪为乐”【图四】、“保山大耳猪”、“猪皮”等,皆可称为既显功力更见巧思之作。从这些印作中,人们更多地读到的,是他的渊源有自、水到渠成的一家之风。

  单孝天(1921-1987年)字琴宰,一字寄闇,别署遂在楼、渴庐、春满楼主。生于绍兴,幼年随父定居沪上。“文革”中更名单晓天。精小楷,他的篆刻初学王福庵工整一路,不久便改学邓散木风格,所作淳厚古朴秀雅可人,可谓得邓氏真谛。

  在创作实践上,单先生借鉴邓氏风格可称由来已久。然而他并未停留在一味描摹追求形似的有限范围内。他的独到之处,最明显的是体现在刀法方面。概而言之,所谓邓氏刀法,便是运用细柄薄刃的小规格刀具,通过间切间冲、以切为主的精准下刀,继而营造出古朴苍茫、斑驳雄健的总体艺术效果。在此,邓、单两者虽说用的都是小刀,然单先生的不同之处却在于,他的整个刻制过程始终辅以间冲间切、以冲为主的运刀方法。故而,在单先生的刀下,便出现了与邓师不尽相同的于古朴中寓秀美、于明快中见含蓄的自家风貌,这个现象,在其所有印作的笔体意态中,几乎都可以读到。

  此外,单先生由合理结篆而致的通篇章法上的错落有致和疏密得宜,也皆显现出他在印章创作上的的丰厚积淀和匠心独运。

  在《养猪印谱》中,单孝天先生的若干作品如白文多字印“发展养猪业必须公养为主公私并举”、“开展母猪全留全配满怀高产全活竞赛”,朱文多字印“为实现一人一口猪一亩一口猪而奋斗”、“用更少的人养更多的猪”等,以及“好葫芦长好瓢、好猪种出好苗”和“扫盲不离书”【图五】、“种田不离猪”【图六】等印作,皆可称之为令人回味再三的至佳之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观点/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视界
   第A18版:新视界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方去疾 吴朴堂 单孝天与《养猪印谱》
风劲蒹葭 醇和高爽
时造新境李益成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方去疾 吴朴堂 单孝天与《养猪印谱》 2014-08-09 2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