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错过”
刘钰浓
  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九(2)班 刘钰浓

  “错过”就是过错,我曾经一度这么认为。

  小时候的我胆小内向,音乐课上老师请小朋友上台唱歌,我内心跃跃欲试却又不敢举手。看着一个又一个小朋友走上讲台,我始终下不了决心。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可却下课了。

  长大后爱上阅读的我,偶然间翻看着几米的《向左走 向右走》,当看到两位主人公在相遇后怎么也记不起对方的电话号码最终遗憾的擦肩而过时,我也不禁责怪起他们二人的粗心——怎么就那么不小心呢?

  那一刻,我仿佛意识到一次次“错过”的严重性了。

  我反复叮嘱自己不要再错过了,怎奈仍是事与愿违。

  曾经我每天都搭二号线回家,家在终点站,所以每天都是好长一段路。有时会遇上开到淞虹路就不往前去的列车,我只能先下来,等待下一班回家的列车。

  就在那看似平淡无奇的地铁站中的琐碎时光中,我遇见了她。

  她大概四五十岁,衣着朴素,扎着一个简单的马尾辫,每天的工作就是打理地铁站中那个小小的书报亭。而每天书报亭都被她拾掇得像她本人的衣着一样整整齐齐,她总是有条不紊地整理着一些报纸与文学期刊。没有人时,她就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戴上老花镜,静静地阅读。

  等车无聊时我便到书报亭随便看看,买一本《读者》,有时再搭一本《青年文摘》,时间一长,就成了习惯。有一回我又从那个摊位上拿起一本新一期的《读者》,回头翻钱包时却瞥见她正在专心读着一本期刊,似乎是太入迷,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我轻轻唤了声“阿姨”,她一抬头,看到了我,歉意地笑笑,摘下老花镜接过我手中的纸币,给我找零。

  从那以后,我们就认识了。每次我去买书,她都会给我一个暖暖的微笑作为回应,我也非常默契地对她嘴角一勾,如同一个暗号。作为老主顾,她对我也很是照顾,看我拿的《读者》放在最上面有些旧皱了,她还特意从下面抽出一本崭新的换给我。而我有时即便坐上的是直达终点站的列车,也会特意在淞虹路站下来,就像去赴一个特别的约会,来看看有没有新一期的《读者》,也顺便看看她。而她每回瞧见我,还是那个令人心头一暖的微笑。

  其实我们心中都明白那个微笑的含义。地铁站中鱼龙混杂,客流大时也不乏浑水摸鱼。那天我完全可以趁她不注意,拿了书就离开,但我没有这样做,仍是将钱交到她的手上,她也感谢我的诚而不欺。两颗心就这样有了联系,那个暖暖的微笑就是我们之间的纽带。

  可就是这样一个似乎很正能量的暖心小故事,却因为我的搬家而中断。搬家后,我很少乘坐地铁,即使偶尔搭乘也不会乘到那么远的站点了。就这样和她断了联系,错过了一次次的“约会”。

  后来一次我正好路过那里,特意多坐了两站像以前那样下车想看望一下她。可当我走近那个书报亭时,我却不禁停了下来:她不见了,代替她的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光头男子。再一细看,就连那个书报亭也变了,熟悉的《读者》、《意林》、《人物传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花哨的时尚杂志。我有些失落,没有多逗留就步上了反方向的列车。

  列车缓缓启动,我便目送着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书报亭,朝我的反方向疾驰而去,我怅然若失……

  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也许她换了一个人流更稠密的地方去卖书了,也许她换了别的工作,也许她家里有事不做这一行了,我无从得知……

  又错过了,我懊恼不已。

  唯一剩下的,只有书架上厚厚一叠、一期不差的旧《读者》。偶尔我会取下几册随意翻看,而书页翻动中,我又总会想起她,想起那个暖暖的微笑……

  其实,我根本就不认识她,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不知道她的年龄、不知道她家住在哪里,唯一的交流,只有那个暖暖的微笑。

  我错过了吗?我问我自己,或许我错过了和那位阿姨的再次对视相遇,错过了买者与卖者之间那一瞬的坦诚交易。但是不知怎的,那抹浅浅的微笑,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留在我心间,挥之不去了,那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真诚信任,偶尔拿出反复回味,仍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萦绕心中,温暖了心底每一个角落。

  错过有时并不是过错——毕竟能遇见就已经是缘分了。 

  所以我想,《向左走 向右走》中的两个主人公,只要继续走,不停地走——哪怕是绕上半个地球——也一定会找到对方的吧。

  教师点评 “错过”是个深刻的命题,作者由原来的认为“错过”就是“过错”的简单想法,一步步深入。生活中、小说中的许多“错过”的情节就认为是主人公简单的“过错”。然则,与地铁站卖报阿姨的偶然相识一事,让“我”在失落中顿悟“错过”不是“过错”,“错过”也可以是那么美好,那么温馨,文章的立意立显深刻,一个初中学生能有此人生感悟,实属难能可贵。

  指导老师: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 

  盛逊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科普达人/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基础教育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0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海归养猪专家当起了班主任
大学生追捧黄梅戏 非物质遗产接地气
二工大艺术专业学生为消防员环卫工绘就职业群像
存同求异
“错过”
广告
扫一扫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校园内外B03“错过” 2014-12-10 2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