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移居海外多年的朋友,每隔几年都要回上海。这些年来,他目睹上海不断发展,与国际著名大都市差距已越来越小,繁华、时尚、整洁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国外城市。可是,有一点让他无法忍受,就是过马路的时候,明明是绿灯,可边上总有一辆转弯车辆飞快地开来,眼看就要撞过来,每次他都吓一大跳。他觉得奇怪:驾车人见到行人不礼让,这在国外是不可思议的。
驾车的陋习,除了右转弯车辆不让人,还有斑马线前不停车、不减速。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驾驶礼仪的问题,血的教训不胜枚举。公安部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国因不礼让斑马线导致交通事故4907起,共造成1145人死亡,其中发生在城市道路的此类事故占总数的67.4%。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不礼让斑马线是违法行为,可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今年“全国交通安全日”,明确将“不礼让斑马线”列为七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之一。然而,本市一位一线交警的执法经历中,超过九成的驾驶员不知道不礼让斑马线是违法行为。
交警花大力气整治“不礼让斑马线”,是件大好事。甚至有交警在多个特定路段的斑马线前,漆画了醒目的“车让人”警示语,效果还不错。然而,全市那么多斑马线,那么多十字路口,不可能都有交警站着,也不可能都漆上“车让人”。黑白相间的斑马线,考量的还是驾驶员的自律和公民的素质。
相比其他国家的人,中国人比较急躁,什么事都喜欢抢先一步,连乘飞机都要抢在最前面,因为“要抢行李架”。“抢字当头”有着很深的社会原因。多年来,由于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各种资源不均衡,如果不争、不抢,甚至难以实现温饱。
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如今,在公交车上急吼吼抢位子的很少了;地铁上,有的年轻人看到空位也不去坐;一些在国外有过驾驶经验的人,也能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回过头来想想,抢先一步,不等于领先一步。在许多问题上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