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刮起一阵自恋风
易蓉
  易蓉

  我有一个很“腹黑”的想法:假如科技足够发达,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点赞”这件事能够通过不同颜色,甚至更具体的数据来反应粉丝的捧场心态,将是一件很好玩但也很残酷的事情。大家或许会发现,有的“赞”并没有那么由衷,或许只是跟风,或许只是为了刷存在感,又或许只是随意麻木的习惯动作……

  在线上线下人际关系相对亲密的微信圈,个人社交账号的维护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甚至“处心积虑”,一股自恋文化正在蔓延。这是严肃的。加拿大哲学家泰勒提出,这早已不是一个能够集中精力思考的时代,一个支离破碎的世俗社会正在兴起,“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基于传统共同体的道德视野日益弱化,个人陷溺在一种可悲的自我专注之中”,自我为中心带来的“自我以外”漠然以对,生活逐渐狭隘和平庸。

  换句话说,在新媒体慢慢渗透生命血液的时代,个体获得了看似平等的表达权利,却陷入了等待肯定的焦虑。而另一种自恋则是,大V们已经积累关注,轻松支配关注度,左右情绪、掌控消费。

  心理学上的自恋未必全为坏事。英国萨里大学两位学者的研究持续了多年,他们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者雄心勃勃、自信满满、专注自我,能够充分利用周围资源获得最大收益,因此在高层行政管理人员中比例很高。另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家发现自恋者的激情和种种妙趣横生的自我表现欲,让他们的一言一行更加动人和理直气壮,也让他人更有理由相信他们会成功。因此,一个团队如果有一名自恋者,将变得更有创造力。

  我想起这阵子“超级课程表”90后CEO余佳文,因为口出狂言被种种质疑。有了这些“自恋实验”,我们倒不如对少年神勇别太当真也别不当真,拭目以待。不过,倘若你不是一位超级自恋的大V,作为大多数芸芸众生的你和我,还是警惕这股自恋文化,别太把“赞”当事儿,也别跟着大V嬉笑怒骂买包包了,咱还是活得自然轻松传统点的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科普达人/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基础教育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0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事故问责追踪不应成“烂尾新闻”
斑马线前的考量
教育要重视情绪管理
刮起一阵自恋风
运算系统
“良心药”敲打“谁”的良心?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刮起一阵自恋风 2014-12-10 2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