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濡以沫的百岁夫妻
何君林 吴德军
  文/ 何君林 吴德军

  在贵州省从江县,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成为标志性的符号。在这里,群山起伏,森林遍布,植物种类繁多,负离子含量高,堪称天然氧吧。用当地人的话说:“我们这里虽然出门就爬山,但牛羊及猪都是吃着百草药、喝着矿泉水长大的。更何况人呐!”也许,正是这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成就了一个个长寿老人。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百岁更稀奇。而尤其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党九村一组的一对百岁老夫妻,丈夫韦老内103岁,妻子蒙老学102岁,至今仍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地生活在村子里。据称,两人是从江县乃至黔东南唯一健在年龄最大的一对夫妇。也正是因为这对百岁夫妻的存在,党九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百岁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生命高度,百岁夫妻更是羡煞万千众生。韦老内和蒙老学虽说是半路夫妻,但也结婚54年了,恩恩爱爱过了一辈子,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也从来没有跟村子里的任何人有过什么纠葛,整天都是乐乐呵呵的,笑脸对人,可谓知足常乐。其实,蒙老学嫁给韦老内时已年过50,但在1964年3月13日还是老来得女,生下了女儿韦老虽,今年韦老虽也满50岁了。为了不给女儿添麻烦,两位老人坚持单独居住,自己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平常,老两口都非常喜爱吃自己种的豆类、薯类、玉米什么的,因为没有牙齿,妻子每餐都要把饭、菜煮得烂烂的,两位老人就着辣椒蘸水吃得很香,而对于肉类却吃得很少,主要以素食为主。都说“苗乡侗寨米酒香”,丈夫韦老内也好这一口,每天都要喝几口自家酿造的米酒,量不多,二两就足够。

  老夫妻俩虽已年过百岁,但是,身体仍然很硬朗,除了牙齿全部脱落,丈夫耳聋和妻子眼睛不太好外,手脚都非常利索,日日劳作,种粮种菜,挑水砍柴,和村子里的许多老人们一样过着平静安详、自给自足的晚年生活。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独特的长寿秘诀,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吃的东西都是自己地里种出来的,喝的水是离家不远的井水。如果说有什么与众不同,就是老夫妻俩永不停辍地劳作。韦老内老人说:“如果一天不让我下地、上坡,不让我干点活儿,我的老胳膊、老腿就痒痒啊!”

  在超过一个世纪的岁月里,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而惟一不变的是这对夫妻永远平和的心态,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之间没有像现在的年轻人那么多耳鬓厮磨、山盟海誓,但只此一句“我是你的眼睛,你是我的耳朵”就足以佐证他们之间平淡、细腻,但又真实的浪漫情感。 

  也许,这正是他们健康长寿一百年的秘诀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演出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老病号冬至防病
相濡以沫的百岁夫妻
冬日暖胃食疗四款
我的养生三宝
公告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长命百岁B15相濡以沫的百岁夫妻 2014-12-21 2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