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飞扬冰场,中国冬奥会首金得主杨扬和她在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的两位同事——体操传奇人物科马内奇和高山滑雪奥运冠军克拉默,为30名特殊奥林匹克少年运动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滑冰课。3位体坛名将走到一群特殊的孩子中间,表达一种没有界限的爱。
冰雪课上传爱心
温暖的笑脸几乎能将冰雪融化,洁白冰场之上,爱心传递正在进行。“体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将人们汇聚在一起。了解这个项目的人都知道包容性是最重要的东西,”昔日体操女皇科马内奇如是说。
在杨扬的耐心指导下,11岁的曾子苓从一开始还需要搀扶才能滑行,到最后自信满满地对杨扬说“不用扶”,像精灵一般自由滑行。对于学员的进步,看在眼里的杨扬用击掌的方式给予鼓励。
“不仅是我,还有我们的教练,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多了解,也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他们)有机会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其实这也是一种相互鼓励,”杨扬说。
实际上,杨扬对这些孩子并不陌生:“特奥滑冰队从2012年7月就开始了,小朋友们进步很快,每周两次训练。看到他们进步很欣慰,他们和普通孩子还是有区别的,但能力是可以挖掘的。”
“联合运动”是特殊奥林匹克运动联手劳伦斯所支持的项目中主要的全球计划。据悉,该计划直接帮助了超过4000名特奥运动员。昨天的活动恰是这项计划的一个缩影。
助力北京申冬奥
杨扬与劳伦斯的情缘要追述到13年前。2002年年初,杨扬在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夺得冬奥会第一枚金牌,并在之后的短道速滑世锦赛上实现了全能项目六连冠。那时正是杨扬职业生涯的最巅峰。尽管未被提名任何奖项,但她依然被作为明星运动员,受邀参加当年劳伦斯的颁奖礼。“第一次参加颁奖礼,感觉一切都很新鲜,就好像体育圈一个大聚会,每个人都特别开心。”
作为国际奥委会、国际滑联委员,中国申冬奥大使,今年2月,杨扬刚刚成为最新一批劳伦斯学会成员之一。将劳伦斯与冬奥联系在一起,在杨扬看来,劳伦斯奖的到来,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希望通过这种努力,为我们的申办(冬奥会)工作加分。”
不管“花落谁家”,在杨扬看来,冬奥会的申办已为中国发展冬季项目带来了良机。“过去一年多,我们看到更多人开始关注冬季项目,冬天有更多孩子来滑冰。”杨扬说,“如果我们最终承办2022年冬奥会,我们有这样的实力,以及我们负责任的态度,会呈上一届非常出色的冬奥会,中国的冬季项目也会有一个飞跃式发展。不仅是竞技体育,从全民健身和参与角度,我们也会有更多机会参与滑冰和滑雪。”
参与到申办过程中,杨扬坦言,这对自己来说也是成长。“即便对各方面都很了解,但整个工作层面还有很多我需要去学习的地方。”她说,自己现在还是个“新兵”。
李娜参加颁奖礼
在历史上,中国体育曾3次获得劳伦斯奖项,最近一次是2009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凭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荣膺最佳团队奖。此外,姚明和刘翔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获得最佳新人奖。但在分量最重的男、女最佳运动员奖项上,此前中国选手连候选名单都未曾进入过。
今年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李娜获得了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奖提名,这也是本届中国唯一上榜的运动员。前几天,已经显怀的李娜现身上海F1赛车场,她也确定出席明晚的劳伦斯盛典。
上周日,上届劳伦斯最佳男运动员奖得主F1车手维特尔在上海站结束后说,劳伦斯奖的最大特点就是由运动员来选出最佳运动员。作为劳伦斯学会成员,杨扬手上有一票,她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
“除了看成绩,我还会看运动员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力,比如对社会的贡献等等。”杨扬说。论成绩,李娜的两次大满贯冠军、在国内外引发的热潮足够有说服力,杨扬是不是投给了李娜?她笑着说:“我说是和不是都不重要,我们是秘密投票,祝福她,希望她能够有机会。”
对于李娜能否获奖,杨扬表示:“我觉得她很有机会。所有被提名的人都是非常棒的运动员,我作为投票人都很难去选择。李娜克服了很多困难,包括伤病,她有很强的竞争力。”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