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儿童从小开始使用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甚至已成为家常便饭。随之而来的视力下降、弱视等越发常见。一些“马大哈”家长也许不会重视这些“小”问题,认为反正可以配眼镜来矫正,或者等孩子眼睛发育成熟就会自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一心表示,一旦确诊为弱视,应立即治疗,否则12岁以后,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
王一心介绍,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是0~12岁,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如果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单眼或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即戴眼镜后的视力下降,眼球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即称为弱视。王一心指出,不同年龄,正常视力标准不同,3岁儿童参考值下限为0.5;4~5岁为0.6;6~7岁为0.7;7岁以上为0.8。低于下限或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以上的较差眼,可认为有弱视。
王一心提醒,一旦确诊为弱视,应立即治疗,否则年龄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即12岁以后,弱视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弱视的疗效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发病越早、治疗越晚、疗效越差。
当孩子出现以下现象时,父母应引起重视:灯光在双侧瞳孔内的反射不对称;眼睛内有白色反光;凑得很近看电视、看书;眯眼看东西;斜眼或斜着头看东西;不能追随移动的物体;对强烈光线没有眨眼反射。此外,即使孩子看上去“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弱视,父母可每半年带孩子检查一次视力,以免错过治疗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