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并非一帆风顺
没错,当五姐妹聚在一起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张扬与内敛兼具,美丽与智慧并存。那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倘若你看见,你一定会赞叹起来,原来五个女子组成的一幅画,是可以如同美酒佳酿一样迷人和醉人的。
“中国避暑之都”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美名。按照排名,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分别是:贵阳、昆明、承德、大连、呼和浩特、六盘水、兰州、台中(阿里山)、太原、青岛。而贵阳,是连续三年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排名居首的城市。贵阳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就是这样“上好佳”:温度适宜、湿度适中、水质优良、风速有利、空气清洁、紫外线辐射低、海拔高度适宜、夏季低耗能……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五朵金花出落得如此美丽的原因。
贵阳是一个出美女的地方,茅台又是一个出好酒的地方,两相结合,“醉金花”便是名副其实的“美酒与美人”的经典之作。在大姐周菲的带领下,五姐妹在男人专属的白酒世界中趟开了一条阳关大路,撑起了一片艳阳晴空,成就了今日酱香白酒行业中新兴的翘楚。
看看周家五姐妹酿造的白酒获得的那些荣誉吧,真可谓数不胜数:被誉为“赤水河畔二茅台”的怀源老酒,被叫做“茅台镇浓香典范”的“福满春”系列白酒;获得“贵州省白酒类评比竞赛金盅奖”和在“部优白酒评选会”上获奖的怀源窖酒……
然而,美女与美酒的结合,却并非一帆风顺。从接手茅台镇那爿创始于1982年的怀源酒厂,到如今在贵阳市乌当区火石坡工业园区的新厂;从一家濒临破产的近乎可以叫做白酒作坊的私营小企业,到如今占地近万亩,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流水包装线,年生产能力5000吨,固定资产3亿的新兴白酒企业。周家五姐妹白手起家,用了30年时间,让她们的人生和创业故事,成了白酒界的一部新传奇。
在讲述贵阳五姐妹与她们的传奇故事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酱香型”白酒的来历,以及“茅台型酱香酒”独一无二的酿造技艺。
中国白酒的分类有许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按照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特征分类,大致可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特香型;药香型;豉香型;芝麻香型等。
其中,酱香型白酒的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茅台酒。贵州仁怀市茅台镇上,有着无数家酒厂,倘若去到那里,你会在空气中闻到一股股醉人的酒香。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镇”,也许是这里的水质、气温、湿度等自然条件造就了某种特殊的综合环境,茅台镇上出产的白酒,无一例外都是酱香型白酒。我们的“醉金花”,又是酱香型白酒的后起之秀,如今,她已经是酱香酒中绽放得极为美丽的一棵花树。
据传,远古时赤水河畔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于酿酒,比杜康还早。而更为确切的是,《史记》有记载,汉朝时期,如今的仁怀一带已经有了“枸酱酒”,可以说,这就是酱香型白酒的雏形。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刘彻使臣唐蒙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尝到了仁怀地区产的枸酱酒。为了取悦汉武帝,唐蒙绕道鳛(xi)部,即现在的仁怀一带,带上枸酱酒,回去献给汉武帝。武帝饮后,觉得甘美异常,赞其“甘美之”,故有“唐蒙饮枸酱而使西域”之说。到公元前130年,唐蒙奉旨赴夜郎,因为念想着仁怀的枸酱酒,竟改道出符关(今四川省合江县南),沿赤水河而上,奔鳛部而来。
清仁怀诗人陈晋熙有诗为证:“尤物移人付酒怀,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鳛部来”。清代大诗人郑珍也有:“橡蚕不自乌江渡,枸酱还从鳛部来”。这些都证实了早在汉朝以前,仁怀已盛产美酒。
到了唐宋,仁怀一带已经成为有名的酒乡,酿酒之风遍及民间。茅台镇上酿制的优质大曲酒“风曲法酒”尤为盛行,因为这种酒质量佳美,被载入宋人张能臣的《酒名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