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树,可以说是农村小孩子的第一技能,谁不会爬树,是要被人嘲笑的。
北方农村主要有榆树、槐树、杨树、柳树、梨树、果树、枣树、杏树等。果树和梨树、枣树主干较短,几下就可以爬到第一个分杈处。上到树上,横枝很多,便可手脚并用,随意攀爬了。榆树和槐树有的长得很高,但主干大多有些略略倾斜,更重要的是,表面非常粗糙,布满龟裂、粗黑的表皮,不仅摩擦力大,而且有些大点的缝隙可以容进小孩子的手指,上树非常容易。
小孩子上树,一般依树的粗细,采取两种方法。较细的树,用胳膊一上一下环抱住树干,两腿同样一上一下盘住树干。身体稍成弓形,手先向上,抱紧上面一个位置,腿随即跟上来。要尽量多向上移一些。身体弓得更厉害,这样下一次身体向上伸直,胳膊重度抱树时,就可以攀过更长一段树干。如此反复,很快就上了树。树干粗,胳膊腿抱、攀不住,爬起来就略困难些。
具体方法,是用手臂和腿夹住树干向上爬。这样,裤子要始终紧紧在树干上摩擦,很容易磨毛磨破。而破了裤子,可不得了,大多要挨上几巴掌。
最难爬的,是杨树。杨树表皮光滑,常常连一个树结都没有,有的滑得抱都抱不紧。而且是直立茎,又高又直,离开地面四五米,都不出一个横枝。结果,常是上一步落半步,事倍功半。好在杨树都比较细,胳膊和腿都能抱盘住主干,稍费点劲,也是可以上去的。爬杨树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下树非常利索。胳膊腿稍微松一点,便可以出溜下去。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树上多了,总有机会掉下来。我现在记得,自己至少从树上掉下来两次。一次,看到杨树的第一个横枝上住着一窝小鸟。这肯定不是麻雀。麻雀窝都是在房檐下或墙洞里的。能掏到小山雀,或山雀蛋,多好啊!当时刚下过雨,树枝更加湿滑,而且一动,树叶上的水珠就掉下来,落在头上、身上,还有眼睛里。好不容易抓到第一个横枝,本想先探头看看窝里是蛋还是小鸟,不料“咔嚓”一声,树枝断了!我应声而落,不妙的是,下面是个小排水沟,为了加固,沟边沿放了一些小块石板。我仰面朝天掉下去,肩膀正好磕在石板上,当时就一阵剧痛。挣扎着站起来,肩膀已痛得不能动了。真担心骨折了!一直肿疼了好多天,才慢慢缓解。
另一次是在树上摘杏。杏树主人收获时,有些长在特别远的枝头,很难够得着的杏,便会留下来。但这类杏往往是最大、最红、最好吃的。因为长在枝头,没有其他枝叶的遮挡,光照充分,而且在树上时间长,非常成熟。孩子们难抵挡诱惑,便会想办法把它们弄到嘴里。这种行为有个专门名词叫“遛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好杏赖杏,也得到树上遛遛。我发现一个远处的横枝尽头,有个特别艳的杏,但横枝上头根本没有可以抓手的树枝。我双臂平伸,慢慢地走到枝头,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去摘杏。结果,稍一用力,树枝便晃了,我一下子失去了平衡,从树上摔了下来,手里还捏着那只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