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邻里互帮平台
陈钰鹏
  陈钰鹏

  国外常有人在议论,生活在注重人情世故和强调个性化的现代社会中,邻里之间的关系在走向淡薄,有的人总是那么和别人保持着距离,在同一幢楼里住了十几年,相互之间连姓名都不知道,见面时能互相点下头已经不错了;否则宁愿在电梯里尴尬地坚持到目的地,谁也不想和同乘者打招呼。

  老喜欢说“我们是同一条弄堂的”、“我们是隔壁邻居”的上海人(乃至所有的中国人),随着居住条件的迅速改善,纷纷搬进了新楼、大厦和别墅,在欢天喜地之余,也不免发出怀旧的感叹:以前条件是差,但前后左右都是老邻居、老熟人,平时多所来往,连吃饭也不消停,时而端个饭碗去串门。一家遇到困难,别家都会知晓,你会助一臂,他会帮一把。今天,为了找回昔日的美好感觉,不少分散后的老邻居纷纷相约定期聚会,一起吃个饭,聊聊天。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同住一个小区(或街区)的邻里确实应该尽量沟通,因为每一个家庭都会碰到困难、需要支持,尤其是一些居家老人、病人和残疾人,如果邻居能搭把手,问题能解决得更及时,社会或专职机构的压力也就相应减少。

  欧洲一些国家的老百姓同样很怀念以前的“邻居互助”,并在自发地致力于复兴“邻里间的互助团结”精神,建立公益站点,广招义工。公益网页上有这么一段话:“如果您需要帮助,我们的义工人员会给予支持,帮您外出办事、帮您开车、陪您去做祷告、陪您去扫墓、陪您去看病、帮您做家务、为您购物、替您照管孩子、替您看家……所有服务免费提供,只有驾车收取35欧分/公里的费用。我们目前有义工50名,实行一对一服务。此外,欢迎您参加近期活动:2015年12月30日,守夜和新年致辞;2016年1月5日,圣诞树义卖和抽奖;2016年1月12日,煎香肠射击活动……”

  邻里互帮在欧洲曾经流行过,是邻里间行之有效的互助方式,通常是一种放弃收费、以另一种类似形式获得回报的公益活动,用来解决个人或集体的困难和危急。人们普遍觉得眼下有限的公益组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很多人因此想到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建立邻里互帮平台,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主意,可是直至2013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一位名叫费代里科·巴斯蒂亚尼的年轻记者的倡导下,才正式出现了着眼于21世纪的邻里互帮平台:一个住宅区或街区的互联网使用者自发和自愿地联合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组织,借助Facebook(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或WhatsApp(智能手机之间通讯的应用程序),开展互帮活动。倘若你想借一把电钻、希望某位邻居能帮你接一下在从事课余体育锻炼的孩子,或者你的汽车发动不起来了……你只要发出请求,说不定很快有多位邻居响应。

  目前在意大利已有300多个邻里互帮平台,参与人数约一万人,按意大利的范式,奥地利、瑞士等国亦相继推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互帮平台,并强调“以助人为己任、灵活机动、心系弱者、充满理解、反对繁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10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2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来了一个中国人
季妈妈
邻里互帮平台
花朵支架
考核“瘦身”值得点赞
藏书印
上海影视基地
“医”要剖析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邻里互帮平台 2016-01-07 2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