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正体医生的“医”作“醫”,其形源自小篆醫(图一),拙文要像医疗外科手术那般,作“醫”字的解剖分析。
《说文解字》:“醫,治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医生为治疗病患的职业,殹是病人痛苦的呻吟状,医生在治疗中根据需要而使用药酒。
传统正体也有简形医,源自甲文医(图二1.2)。《说文解字》说“医”并不正确:“医,盛弓弩矢器也。从匚,从矢。”《国语》:“兵不解医。”指随时备战,弓弩矢不离盛器。古人认为此医是有羽(箭翎)的“翳”先文。有学者或承《说文》简形医剖析之误,或出“新意”,把醫字剖析分解成不少医学成果,曰醫字中包含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但所述及的形式多样的治疗手段,大都是不懂文字学的臆语。由于这些观点已作为“学术专文专著”面世,有必要梳理部分,综合列举如下(括号内为笔者评语):
匚:1.按跷(无根据臆语),“按”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现今又叫推拿;2.匚是古代画方形工具(根据正体字形的臆语),表示方正规矩是医德问题。3.承《说文》说盛放箭的箭筐。
矢:1.砭石(张冠李戴的臆语),《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砭石为中国最早的医疗工具;2.矢为箭,指外伤;3.矢代表针灸。
殳:1.也指针灸;2.“殳”的上部为水流回纹(根据小篆字形的臆语),手在水里,意为用手按摩(错上加错);3.表手持兵器,要用之与病魔交战(天马行空的臆语)。
酉:指酒,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更能通血脉、行药势,还可用作溶剂,故《汉书》称酒为“百药之长”。《周礼》:“有医酒,古者巫彭初作医。”汉族神话讲到巫彭最早在手术中用酒。
“醫”字要怎么剖析,除醫中“酉”以酒坛形状表示酒的意涵无二致外,其余众说纷纭,皆未可尽据。笔者识定:简形的甲文医是醫的初文,饫查甲文卜辞,可以肯定其中“贞从医”、“田于医”等“医”皆非“箭入筐”意。医之“匚”的“按跷”、“画方形工具”说前文已指出是讹谈。笔者剖析,正体字写法和受物之器“匚”(图三,甲文)同形的医之“匚”,其实是勾形的手术用具,有的甲文医之“匚”上还添象征手的叉头(图二2)。此“匚”与矢配时,其义当是医者以手术“匚”将射入体内的箭矢剔出,表示医治箭伤。金文医旁加手持器具的“攴”再度强调。由于甲文攴、殳(图四1.2)形近,小篆攴伪变作殳(见图一),攴医组成殹,仍指“外科手术”,并引申出新义有手术时病人疼痛之“呻吟声”。
醫,旧时还曾作“毉”,以巫代酉。“巫”,甲文二玉相交形(图五),巫教盛行时代,以玉事神,巫持二玉表示用玉降神的巫祝。《广雅·释诂四》:“医,巫也。”清王念孙《疏证》:“巫与医皆所以除疾,故医字或从巫作毉。”道明古代巫、医同源。历史上以巫术为治疗手段,有其效果。巫本掌握医药知识,巫师也常会采药致用,辅以舞姿降神的形态祈福消灾,对病人施以催眠、暗示和激发等手段,使病人相信自己的病是由于特定的鬼怪作祟,巫师象征性地祈求某神原谅或驱使某鬼怪遁逃的过程中,病人内在的防御机能便移精变气地诱发出来,因生病而产生的忧郁、恐惧心理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排解。巫术疗法对于心理障碍性疾病和一些小病症往往比较灵验,但对于大病沉疴,巫术疗法自然难以奏效。
剖析“醫”字,感慨良多。大医精诚是为医者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先人“精诚所至”地造出此等“达标”的“醫”字,似乎在不断提醒历代医务人员当仁心妙手,做到医德与医术的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