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昼夜随叫随到
刘孝忠初到莎车县人民医院时,当地的儿科医务人员严重短缺,医疗技术水平较低。他每天上午带医生查房,下午开展疑难危重病人病例讨论,晚上还要值班,负责全院儿科的会诊工作,不分周末与节假日。遇到危重抢救病人,他总是随叫随到,有时一晚上抢救30余次。进疆10个多月的时间里,刘孝忠诊治门诊患儿2300余人次,抢救危重患儿216次。
一天,已下班的刘孝忠突然接到院长电话,说要马上抢救病人。一个11岁男孩由于左肱骨骨折,当日在手术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到场后,他马上组织抢救。经儿科及ICU全体医务人员努力,2天后患儿恢复了意识。家属感慨万分,“是上海专家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提升当地医护技能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当地的多发性疾病,因其病情迁延且易反复,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不久前,科室收治一名患肾病综合征的12岁男童,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入院后,医生给予了规范性治疗。一个月后,患儿尿蛋白转阴出院,莎车县人民医院在规范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去年10月,刘孝忠接到院部的通知,只有三天准备时间就要参加喀什地区“新生儿复苏”竞赛的选手培训工作,他把最新版的《新生儿复苏指南》作为竞赛法宝,从理论到实践,从讲解到示范,从演练到操作,中午不休息,晚上加时练。莎车县人民医院的参赛小组不负众望,获得了喀什地区新生儿复苏技能操作第一名。
教学科研“零的突破”
莎车县哮喘儿童多,且大多未接受规范治疗。于是,刘孝忠制作了一个适用于当地儿童哮喘病防治的调查表,撰写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华系列的国际儿科学杂志。这是当地医院儿科迄今发表质量最高的一篇学术论文,后来也成为了当地儿科优秀的实体教材。
不久前,他所在的小儿科成功举办地区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儿童常见及危重症新进展》学习班,这是莎车县人民医院儿科第一次成功申办地区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为莎车县人民医院儿科在今后申请重点课题打下基础。 特约通讯员 蒲欣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