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老师说,这本名为《做小学生,我准备好了》的小册子(如图),是提供给亲子共读的,想帮助孩子与家长一同更快更好地转换角色,其中既有希望家长转变教育方法的建议,也有画给小朋友看的有关上学、放学和活动的各种小贴士。
“来到厕所前,小朋友看见两扇门,不知道该进哪扇门,你能帮他们选一选吗?”画面中,三个萌娃在男厕女厕前没了方向,这可是小学生不能错的“第一道题”啊。
各列一份“上学清单”和“放学清单”给小一生们,这样的提示是再贴心不过了。“上学清单”要求在前一天晚上整理好第二天的用品:按课程表放课本、整理文具盒(铅笔要提前卷好)、午餐用具、纸巾、水杯、文件袋、作业袋、眼镜等个性化用品、书包。“放学清单”是用于每天放学时检查一下还有哪些东西没有放进书包,包括文具、文具盒、课本、作业本、餐具、水杯、校服外套等。
有趣的是,小册子上的许多提示,都是通过故事化手法呈现的。 邓老师说,如何处理好同学间的小矛盾,也是小一生的必修课。有一幅画列举了这样一件事:“手工课上,老师让大家做不同的小制作。下课了,东东看见阳阳桌子上的降落伞,就拿起来玩,谁知一不小心弄坏了,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能帮他选一选下面哪种做法最好吗?”画面中分别给出了多个选项:拿着降落伞不停地哭;把降落伞悄悄塞进阳阳的桌子里;向阳阳道歉,并想办法跟他一起修好降落伞;把降落伞悄悄放到其他小朋友的桌子里;把降落伞偷偷扔进垃圾桶里。
这样的选项,孩子们能答对吗?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