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红”来了
李珏
  李珏

  “网红”,最初讲的是某位通过网络传播走红的名人,比如“芙蓉姐姐”,那绝对是“元老级”的网红代表。至于后来,开始有了演变,某位明星亲泽过的邮筒可以“网红”,芝士蛋挞、奶酪面包、甚或稀松平常的早餐食品“包脚布”,都可以成为轰动一方的“网红”。

  在我印象里,“网红”都是短寿的,少则一两周,多则两三月,早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美罗城”地下那条食街,就是佐证:前几天经过时尚且人山人海,此番再看早已改换了门庭,等待下一轮“网红”开始了。所以,归根结底,“网红”者,终究是昙花一现,本埠美食铺天盖地,心想咱犯不着去赶这个潮。谁料想,一不小心,还是做了一次“网红”的始作俑者,让我真正明白了网络的威力不可小觑。

  话说几个月前某款青团走红,于是集团领导在新品研讨会议上直接点了我的名:“你这个策划总监,对此有啥想法?”想法?俺低调地笑笑,不答。但心里明白:这事儿,是难逃干系了。

  有网络资深人士献策:产品无所谓,只要炒作就会红。嘿嘿。俺可不信这个茬,在俺眼里,产品的品质、创意、定位,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现在,产品有了,且时鲜得很,是几位烘焙大师用了“洪荒之力”的心血之作,多番试制,方才达到口味绝佳的效果。再左思量右商议,定了个良心价。然后万事俱备,只等营销策划的“东风”了。

  俺自诩是策划老手,又常年在江湖上广交善缘,所以此番一挥手,各路人马应声而至,群策群力地拟定了营销方案:微博、微信、平媒、电视统筹规划,电商、门店严阵以待,如此严密的布局,真真是想不“红”都难哪!

  没想到,偏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某家电视台消息灵通得很,得知有如此亮眼的新品上市,马上扛着摄像机来了,当晚电视里一播,第二天早上打开门,把我们食品旗舰店的店长吓得差点晕倒:蜿蜒的长队,已经排了近百米!最晕的人自然是俺了,想想多日的心血眼看着白费了!网红是好,来得太早!这下营销节奏被打乱。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可见,商品运行的规律与网红的步态一致,才能有好的实效。幸亏以后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照常,只是节奏跟紧,先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续卖力跟上,这下子“网红”继续。不管红还是不红,产品过得硬是首要的。上海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味觉也是刁刁的。短暂的新闻效应永远不会冲昏他们的头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G20在杭州
   第A03版:G20在杭州
   第A04版:G20在杭州
   第A05版:G20在杭州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剥玉米
宁静的艾什顿(黄石公园之外)
“网红”来了
北海道的薰衣草
玻尿酸自述
旅行箱里的“加减百搭衫”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网红”来了 2016-09-05 2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