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温暖的记忆
小微从澳大利亚回来了,嘉毅接到她的邀请电话很高兴,他们约定见面的地方,就是十几年前他们最后一次碰面的酒店。这些年来,他们偶尔通信,嘉毅对她的情况略有所知。她在美国结婚了,好像有了三个孩子,目前定居在澳大利亚,经营着一个很大的农场,这是她第一次带着家人回国探亲。嘉毅从信中得知她结婚时,有稍稍的失落感,他没有及时回信祝贺,随着时间的荏苒,心情也逐渐平复了。
那咖啡厅还是老样子,依旧优雅气派。过了一会儿,小微出现在门口,她丰满了许多,只是穿了一套宽松的牛仔服,上身套着一件肥大的羊毛背心,和酒店高雅的氛围稍稍有些不协调,也使得嘉毅很难和以前对穿着一丝不苟,具有很强职业女性模样的小微联系起来,这让他略感诧异。
小微见了嘉毅,一点不见外地挥了挥手,高声叫道:“好久不见,我这副模样来见你这位大校长,没关系吧?”嘉毅笑而不语,为她叫了一杯大号的咖啡。小微指着自己的服装,自嘲道:“我正式的衣服还在箱子里,没有拿出来。在那边整天就是这样的装束。三个孩子的老娘,搞不好了。”嘉毅问:“你老公和孩子们呢?”小微说:“现在的上海建设得真不错。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昨天晚上,在外滩、新天地疯了一晚上,现在还在睡觉。我也懒得让他们下来见你,还是我们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叙叙旧的好。”
嘉毅端详她,饶有兴趣地问:“你在澳大利亚还好吗?”小微笑了说:“我在美国读硕士时,认识了我丈夫,他在读世界畜牧业经济,是博士,结婚后有了第一个孩子时,他还在大学里做讲师,浪漫幸福了一段时间,可好景不长。后来,丈夫家里发生变故,父亲去世了,他只能回老家继承农场。外国人没有分居两地的,我也不得不跟着过去做农民了,不,是做牧民。真的,这不是我要过的生活,我不骗你,但已经没办法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小微见他不说话,便问道:“你和那个假结婚的人,怎么样了?”嘉毅愣了愣,淡淡地解释道:“她一回来,我们就解决了,她好像又要结婚了。”看到嘉毅这样的神情,小微知道以前曾错怪了他。她双眼充满着柔情,说话的声音也变得非常柔和:“你不小啦,结婚吧。”听上去像是在乞求。这样的神情感动了嘉毅,他点了点头道:“知道了,我会的。”小微伸过手来抓住嘉毅的手,从紧咬的嘴唇中蹦出:“不要忘了我。”也许这就是嘉毅在潜意识中期待的情景。嘉毅握着她手,感受到她手的柔软和温暖,注视着她浸满泪水的眼睛,说道:“永远不会忘记。”
自从嘉毅被聘为副校长,就把使用多年的宿舍还给了学校,每天坚持回西藏路的家。其实这时候的家,和宿舍也差不多,每天只有他一个人。为更好照顾嘉毅的生活起居,姐姐近来帮他新找了一个做家务的钟点工,她名字叫田香,是典型的外来妹,来上海时年龄小,才十七八岁,很长一段时间在服侍一位老太太,学会了烧上海菜、说上海话。她聪明伶俐,手脚勤快,人也长得漂亮可爱。
那天,嘉毅休息在家,见到了多日不见的小田。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小田已经在他家里做好几年了;陌生的是因为他俩进出家门的时间正好相反,小田来家里,他已出门上班去学校,小田离开时,他才离校,所以这么长的时间,他俩很少见面。
当小田要离开时,嘉毅发现窗外的天色已暗,便问:“你的晚饭在哪里吃?”她笑了笑说:“回去做呀。”他想起小田也是一个人在上海生活,便邀请道:“你一个人回去还要烧,还不如在这里吃完了再回去,反正这么多的菜我一个人也吃不了。”小田略微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下来,说:“说真的,一个人吃饭真没劲。”
他们面对面吃着饭,小田对他看了一眼说:“你们上海人真怪,像你条件这么好的人,怎么不找个人结婚?”嘉毅笑道:“你好像也没有结婚吧?”小田怏怏地说:“我嘛,不知道怎么搞的,在老家没有找到,在上海也没有找到,就一个人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