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CAG的报告往往秉承“只找毛病不找成绩”的原则,因此对米格-29K舰载机“挑刺”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这次报告的批评之严厉令人意外。据称,从2010年2月至今,已有40台RD-33MK发动机(米格-29K舰载机专用)不能正常使用,占全部引进发动机的六成。报告指责这种发动机有设计缺陷。此外,印度海军的米格-29K还存在机体疲劳、电传飞控有隐患等问题。报告认为,这些米格-29K的实际性能比预想值低21.30%-47.14%。
对于上述指责,俄方没有正面回复,但俄方媒体的一些报道却“旁敲侧击”地显示俄军工系统的自信。《俄罗斯报》报道称,俄海军独立第279舰载歼击航空兵团已接收首批米格-29KR舰载机,并在“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上进行了起降。这批米格-29KR与外销印度的米格-29K区别不大。生产商米格集团总经理科罗特科夫宣称:与俄海军早先使用的苏-33重型舰载机相比,米格-29K系列更先进,尺寸更小,重量适中,功能多样,能满足俄海军和外国用户的需求。
客观来说,重达33吨的苏-33主要用途是夺取制空权,兼顾打击海陆目标,作战半径超过1000千米,载弹量高达7吨,其战斗力比起飞重量20吨、载弹量4吨的米格-29K强出一个级别。那么俄海军为什么选择米格-29K作为航母舰载机呢?原因无他,俄军“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的满载排水量仅6.3万吨,为了搭载更多舰载机,短小精干的米格-29K打败了苏-33。
就总体而言,米格-29K是米格-29M陆基多用途歼击机的海军型,主机翼可自动折叠,增加着陆钩和着陆钩照明装置,起落架也得到加强,前轮可90度转向,以便在航母甲板上灵活行动。米格-29K采用的海军型RD-33MK发动机提高了抗腐蚀性,并增加可折叠的空中受油装置。航电设备以1553B数据总线为基础,机载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全部由俄罗斯制造,包括中央处理器,目标指示系统(雷达、电视、红外和头盔显示器)和平视显示器。米格-29K能携带多种武器,包括航空炸弹、空空导弹和巡航导弹。
面对毁誉参半,人们急切想知道米格-29K是否真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年参与采购谈判的前印度海军参谋长阿琼·普拉卡什表示,当时现成的舰载机方案只有米格-29K和苏-33,考虑到航母甲板长度和机库容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他认为,在良好的操作和保障团队运营下,米格-29K的作战效能是可以信赖的,但俄方在维护服务方面的表现却伤了印军的心。不过,退役的印度海军准将苏吉特·萨马达尔却站出来为米格-29K“喊冤”,认为撰写报告的CAG官员们根本不懂技术,“只是玩弄数字和百分比”,纯粹为了批评而批评。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