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中,从民间木雕、彩绘艺术中发展,最终得窥国画堂奥的,并非个别。究其原因,是两者有着相通的地方,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缘故。山水画家黄良俊先生正是从这条艺术之路上走过来的。
黄良俊生长在浙江乐清的雁荡山下。那里,雄美险峻,松涛飞瀑,雁湖水波粼粼,两岸蒹葭苍苍,素称“寰中绝胜”。家乡的山水滋养着他的心灵,孕育着他特殊的情怀,也影响了他的审美视角。
及长,他随家乡名艺人从事木雕、泥塑、彩绘等传统民间艺术。它们构思巧妙,手法细腻,要求通过构思、立意来突出主题,而以形象生动、层次分明、清美古朴为艺术特色。现在看来,当聪明好学的黄良俊把握了这些艺术特色,领悟到蕴含其中的东方美学精神之后,不但创作出了不少造型生动的作品,也为他日后走上国画之路,作了前期准备和良好的铺垫。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由关键的几步决定的。良俊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来到艺术人文荟萃的上海,边游学,边谋求发展。偶然的机缘,他结识了陈世中、汪家芳等书画名家。而正是这个机缘,激发起了长期积聚在他心底的国画潜质。他在老师们指点下,并通过中国美院中国画专业研修,较系统地把握了传统文人画和现代绘画精粹及其表现方法。事实表明,一旦这样的表现方法融合进他对家乡的感悟、与对民间艺术美学精神的理解,他的国画创作便进入了内蕴外发、渐入佳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