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位叫刘阳的小伙子,在厦门机场候机室,拍下一段旅客在椅子上睡觉的不文明行为的视频。最后,刘阳将一个中年乘客的鞋扔进了边上的垃圾桶。
这段视频被发到网上后,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赞成刘阳的做法,认为乘客的这种行为确实不文明,应该制止;有的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刘阳小题大作。
事后,刘阳发文解释,说他在做这事之前,已经听了很长时间机场工作人员的嘀咕,但他们没人“敢”(或者用“肯”更妥当)上前管。
刘阳的意思,他也是没办法了才出此招的。他希望大家遇到这类事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管”一下。大家的环境大家爱护。
在这个问题上,我更偏向支持刘阳。但我并不赞成刘阳将旅客的鞋扔进垃圾桶。这种做法显然有点冲动,应该会有另一种更好的方法。即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先上前提醒。如果提醒不成,再采取别的方式。
当然,若要完全杜绝这类事情发生,还得从根本上来解决,即全民素质的提高。
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写了份遗诏,其中有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不要以为躺在机场椅子上睡觉是件小事,正是这些小事给人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要根除这样的印象,有的甚至要花上几十年,乃至整整一代人的努力。
我们要像恋爱中的男女对待每次约会一样来对待我们在公共场合的言谈举止,因为你永远想不到,这一次出门你会遇上谁。说不定你漫不经心时遇见的恰是你盼望了很久的那个人。
我平时很烦不分场合做事的人,特别是当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妨碍了别人。
《今日美国》创办者、传媒集团加内特公司前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艾伦·纽哈斯写过一本自传,这是一个世界级亿万富翁讲述的一个超励志的故事。看的人很容易内心激荡,似乎成功近在咫尺。实际上呢,像他那样成功的可能就只有他。因为在日常中,说说道理大家似乎都明白,可真落到实处,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总有些细节是极易被人忽视的,比如他在书中说的“不要在餐桌上跳舞”这句话,看似普通,做起来很难。
我理解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要分场合,特别是,不能在公共场合做不恰当的事。我时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也经常用它警醒家人。
周日是我和儿子的博库日。我和儿子各自挑好书,像往常一样到里面的菲比咖啡找了张桌子坐下,点了饮料,便各自埋头看起书来。
可突然一股刺鼻臭味冲进了我的鼻孔,我控制不住打了个喷嚏。
往周围一看,旁边一桌的一个斯斯文文、戴着黑框眼镜的先生,正休闲地斜躺在沙发里,一条腿高高跷起搭在沙发背上,光着脚。
我正想提醒他,坐在他边上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捏着鼻子叫了起来:“爸爸,你的脚太臭了!”
这位先生看了看四周,脸红了红。他低声对女儿说了句什么话,然后放下脚,将脚放进鞋子里。
但这臭味一时半会儿是散不尽的,我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最后没办法,只好带着儿子到过道上看书。
这位父亲做的事和旅客在机场躺椅子上睡觉一样,看上去都不算什么大事,过去也就过去了,不足一提。但他们的行为切切实实影响到了别人,往轻里说,影响到了生活环境,往大里说,影响到了孩子。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