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分享 就在路边
董纯蕾
  董纯蕾

  这中秋,超强台风“莫兰蒂”眼看就要让所有的赏月计划泡汤。我的老友“汤版”仍不预备放弃,不放弃为“2016中秋月色”全国大型视频直播活动热身准备,“百分之一希望,百分之百努力”;也不放弃向更多家有天文望远镜的同好发出倡议,倡议大家在中秋假期的任意一天把望远镜搬出家门,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分享迷人的月色。

  这样的分享活动,有个富有故事性的名字“路边天文”。很喜欢这名字,喜欢它的关键词“分享”。据说,最先是由道布森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者——出生于中国北京的美国天文学家约翰·道布森发起的。1968年某个清朗的夜,美国旧金山,道布森带着他的望远镜走上热闹的街头,邀请路人驻足欣赏望远镜里的美好星空。渐渐地,世界各地的专业天文台站和业余天文粉丝,都加入其中。

  真好!分享月亮的“颜值”,也分享其中的科学。不再让你感觉那些专业名词、知识原理有多么高高在上,有多么十万八千里之外。就在路边嘛,还有什么理由望而却步?当“科技三会”明确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当我们愈来愈频繁地讨论科普,分享的价值便愈来愈“显性”。从文字感情色彩的细微差别来看,“普及”多少有些俯视的意味,总不及“传播”平等,也不如“分享”来得亲切。

  普及科学,哦不,更准确地说,分享科学,本身即是一门学问。若问科研工作者缘何疏于科普,最常见的答案大概是“搞科研的时间都不够用了”。然而,真的有那么一条明晰的楚河汉界,能将“科研”与“科普”一分为二吗?恐怕没有。你难道忘了有一门科学就叫“传播学”吗?请记得这是一种分享,我将科学知识赋予了你,你也把科学灵感赠给我。

  这个中秋假期,哪怕“莫兰蒂”当真要来搅局,中秋月是分享不成了,也不打紧,还有更多科学要分享呢。择机发射的“天宫二号”,紧随其后的全国科普日……来分享吧,即使形式上无法“在路边”,内容与方法上也可以保留那股子自然平等的“路边味”。那首歌怎么唱来着,你会不会突然地出现,在路边的分享科学活动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专题报道
   第A17版:专题报道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大购网专版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创业不是创“孽”
分享 就在路边
永 生
用精神突破身体障碍
沉 沦
由“芭比娃娃论斤贱卖”想到的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分享 就在路边 2016-09-13 2 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