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克里斯蒂与他创立的法国繁盛艺术古乐团,几十年来在业界一直是品牌的象征。欣赏过他们无数的唱片和影碟,多年前还在上海大剧院现场观赏克里斯蒂指挥繁盛艺术古乐团演出拉莫《游侠骑士》,那个狂欢之夜至今仍历历在目,回味无穷。时隔多年后,在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克里斯蒂再度率领他的子弟兵来到上海,10月16日在上海音乐厅上演了一场充满创意的古乐音乐会,别开生面,精彩纷呈,值得一赞。
这台名为《意大利花园》音乐会的曲目,并非按常理出牌,它汇聚了16至18世纪意大利抒情风格作品(歌剧、牧歌、康塔塔等)的精华片段和唱段,经过创作人员重新编配和加词,有机组合成一台全新的“情景剧”,上半场着重对爱、美、怒、妒等情感主题的挖掘,下半场展现了一幅生动风趣的世俗场景,令已经日久的古乐焕发出勃勃新意。在这些作曲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维瓦尔第、亨德尔、约瑟夫·海顿、莫扎特(后几位其实都是德奥人,可见当时意大利音乐的强势和盛行),又有我们平时鲜知的阿德里阿诺·班基耶里、亚历山德罗·斯特拉代拉、奥拉齐奥·维奇、居古拉·波尔波拉等——其中居古拉·波尔波拉还曾经是约瑟夫·海顿的老师,如果不是这样的音乐会,我们可能要忘记他们了,而他们的“复活”表明,红花还需绿叶,长长的音乐史,有主角,也要有配角,这才是一部活色生香的“戏”。
其次,从节目单上了解到,从2002年开始,威廉·克里斯蒂与他的繁盛艺术古乐团又创建了每两年一次、为青年歌唱家建立的声乐学院——声之花园。学院的最终入围者,将与繁盛艺术古乐团一起进行国际巡演,以作为这些声乐演员职业生涯的出发点。这次随团来上海演出的六位(男高音、女高音、女中音、男中音、假声男高音、男低音)声乐演员,就是“声之花园” 声乐学院的佼佼者。虽然还是新秀,但已展现出相当高的演唱水准,我尤其欣赏其中的抒情女高音露琪亚(唱亨德尔《时间与真知的胜利》中的咏叹调《离开荆棘,采摘玫瑰》——此曲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出现在亨德尔另一部歌剧《里纳尔多》中的“让我哭泣”)、曾经已两次来上海演出巴洛克歌剧的女中音利亚·德桑德勒(唱维瓦尔第《奥托尼在维拉》中的咏叹调《让我嫉妒》)和假声男高音卡洛(唱尼古拉·波尔波拉《独唱康塔塔第十首》,虽然他演唱时有一个小失误)。而我们此次欣赏到的这台《意大利花园》音乐会,其实已经是克里斯蒂“声之花园”的第七版了。也就是说,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发展,“声之花园”已经是繁花似锦,蔚为壮观了。这样的曲目组合与演唱机制的培养,相得益彰,真是充满了创意啊!
此番二十多人编制的繁盛艺术古乐团,虽然是担任音乐会的伴奏,但其醇厚而又纯真的古乐韵味,在我所听过的林林总总的古乐团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这就必须要说到乐团的灵魂人物威廉·克里斯蒂,看他指挥演出,已不仅仅是在演出,而是在享受音乐——他的举手投足,优雅亲切,深深陶醉在音乐的喜悦中——所以啊,乐队才会焕发出如此迷人心醉的神韵。
最后要赞的是,整场声乐音乐会,上海音乐厅在舞台两侧荧光屏上都配以中文字幕,便于观众对剧情和唱词的了解,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工作量的——如果不是这样,对这样一台古乐演出,观众很可能会一头雾水。回家细看节目册,又是一喜:除了常规内容的介绍,还附有音乐会所有曲目的中文翻译,令我再度沉浸在回味音乐会的涓涓细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