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的发生纯属偶然,那天忽然想起放在床下的大木箱,许久未整理和擦灰尘了,就叫阿姨拖出来扫扫,然后发现里面存放着几十年未打开的工艺美校三年的各种习作和素描。正好朋友在一起重新审读,那一幅幅素描习作,有人物有石膏像写生,映入眼帘,朋友连声称好,我却陷入了那难以忘怀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日会有收废品的劳动车到弄堂口收购。也就是那一天中午,收完废品走了后,我在弄口墙角一堆垃圾旁,捡到了一本苏联人别留金著述的《素描》。书的封面深赭色,印有一个俄罗斯留须老人像,我一下子被它深深地吸引,原来绘画那么神奇。我反复阅读并开始临摹,这就是我学画图的初始,因为我们那时几乎没有业余生活,条件好的学钢琴、小提琴,条件差的学学画图,也蛮知足了。
家里酱油瓶和盐罐,就是写生对象。年龄稍大点,到静安公园画速写。年复一年,终于踏入美校有正规教育的机会,如鱼得水。
望着这一堆在学校的课堂作业和大多用业余时间绘就的作品,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依旧那样亲切,那样温馨,那样清纯,一丝丝满足感油然而生。虽然过去那么些年,三年的学习生活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刚进学校那阵子,同学中流传一套尼古拉·斐钦的素描照片,大家如饥似渴地临摹研究,素描的最高境界是寻找内心的安宁,追寻一种精神上的超越。这点尼古拉·斐钦做到了,那就下决心努力学习。上素描课认真比较,造型明暗线条几十要素熟记于心。业余三五知己几乎每晚在寝室里放一尊石膏像写生或同学相互写生,冬天泡个热水袋,夏天忍受蚊虫咬。现在想想真值得,赢得了时间,使得学习上进步,悟出了绘画艺术的真谛。连每周日回家前直接从嘉定到福州路上美术用品商店转转购买铅画纸铅笔都乐此不疲。
其实学习素描和学习书法最为相通之处,都是基础训练。同为某一种画技服务,可是这种学习,必须富有情感色彩在内,也就是画素描要画出感情,不然画面没情调而干巴巴。既然要画面干净整洁,又要耐得寂寞,枯燥背后是一幅幅精气面貌俱佳的作品。这就是成功背后的付出。
转眼几十年一晃而过。当过去的作品大家一致点赞时,我感到人生就是一场戏。功夫不负有心人,绘画艺术伴我一生,知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