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师范大学8位志愿者在铁路上海南站体验别样寒假
~~~上海师范大学8位志愿者在铁路上海南站体验别样寒假
~~~上海师范大学8位志愿者在铁路上海南站体验别样寒假
~~~上海师范大学8位志愿者在铁路上海南站体验别样寒假
~~~上海师范大学8位志愿者在铁路上海南站体验别样寒假
~~~上海师范大学8位志愿者在铁路上海南站体验别样寒假
     
2017年02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10秒就要回答旅客一个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8位志愿者在铁路上海南站体验别样寒假
王蔚
  过年了,上海师范大学的8位志愿者终于可以在家歇一歇了。虽说都是年轻人,但节前连续一周在铁路上海南站的服务,还是让他们感到累得慌。大一女生王艳诣说,她家住浦东周浦,每天一回到家就想躺在床上,站了一天,两腿酸得几乎不愿再走动。但她说,这个寒假过得挺值,体验了另一种生活,也见识了社会百态。

  从1月20日到小年夜下午,上师大的8位志愿者在车站广场、候车室里坚守多日。王艳诣说,高峰时段是上午10时到下午2时,上岗一个半小时后轮休15分钟,但只要一站到岗位上,嘴巴几乎歇不下来,粗算一下平均每10秒就有一个旅客来询问:取票在哪里、退票改签在哪里、地铁怎么乘、行李在哪里寄存……人多的时候会围成一圈。

  大二女生张淑珺说:“我们的工作看似简单,一部分人做旅客导引,另一部分人负责帮助旅客自助取票。我主要站在取票机旁协助不会操作的旅客打印车票。”扫描身份证、按下打印键、取走车票,就是这么简单的步骤,还真有不少旅客会卡壳。张淑珺说,就是那个把身份证放入扫描框的动作,也常有旅客放不到位而需要帮助,但动作稍有迟疑,后面排队的人就会催促,取票的人如果再一紧张,动作就会更慢。

  “有时我们的工作并不被人理解,昨天有一名旅客几乎是冲到取票机前,看到等候的队伍较长又插不进去,就直接把站在旁边的我一把用力推开,当时我真有点蒙住了。”陆昕昀同学感慨,当了几天志愿者,也见识了各种人,毕竟社会是多元的,作为志愿者就要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就在刚才,有位旅客交来一只拾到的双肩包,我正要交给保安,一名小伙子跑来说是他遗忘在厕所里的,经核对无误后,我们把包还给了他。”她说。

  候车厅里摆了一张长桌,不仅有上师大的志愿者在做导引,还有两位社区志愿者在忙碌。66岁的邵永康是残疾人,但有着修箱包和修伞的手艺,春运时段主动来跟大学生们一同站台,专为旅客修箱包拉链。56岁的唐建华写得一手好字,由社区提供笔墨条幅,免费为旅客写春联。旁边协助他分发春联的女生王懿蕾是上海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她说,有一天唐先生竟写了75副春联,自己为他铺纸研墨都觉得累,而他却说能多写点就多写点,也算是把祝福送往全国各地。

  负责南站志愿者服务协调工作的徐汇区文明办工作人员王佳伦说,上师大志愿者服务春运已经多年,他们的认真、细心、耐心深受旅客好评,而像邵永康、唐建华这样的老志愿者,更是以“独门秘笈”吸引旅客,看来,今后大学生服务社会还可以学习更多的技艺绝活,像写春联、修拉链等,志愿服务也应该有个传帮带和“功能升级”。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新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5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文体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新春读书推荐/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新春读书推荐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连载
   第A15版:阅读
   第A16版:广告
每10秒就要回答旅客一个问题
确保春运安全
登高楼迎“财神”
粽香飘 新春到
垃圾日产日清 居民清爽过节
“火鸡”年趣话“外国鸡”“珍稀鸡”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2每10秒就要回答旅客一个问题 2017-02-01 2 2017年02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