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近六十的金宇澄在弄堂网独上阁楼,开始写《繁花》。当年的小秘密现在差不多家喻户晓。《繁花》不算上盗版,已经印出近百万拷贝,令人目瞪口呆。五年多过去了,弄堂网开开关关,另有一个作者受到启发,以隆巴耶的名号写长篇小说《朝霞》,在《收获》发表时署名吴亮。
《繁花》一出,朋友们的面孔上都有点笑嘻嘻的样子,用祝贺金老师的发表、获奖等名目频频以私款会餐。笑谈阿宝、陶陶、梅瑞,谈轧姘头,谈老金画地图。这笑各有不同,沪上的男作家一向受女作家的高压,一提到文坛就是阴盛阳衰,现在可以伸伸腿了。说来也是,男人比女人更热衷于谈《繁花》,而女人在闷头阅读,不响。
也有例外,凡有烟花处必有毛尖,毛老师从金老师的“荷包蛋发式”谈起,写得脍炙人口。那么多人评论过了,吴亮曾提议我跟金老师谈谈,被我拖到今天不仅没谈成,还又看到阿城先生也加入了,谈的是自然主义,话题是从金宇澄写父辈的新作《回望》切入。
《繁花》和它的作者有许多入口,方便大家任意谈谈。
我想说两句的是《繁花》以及《朝霞》的生产方式。金宇澄认为是这个写作的方式鼓励自己完成这部小说。不说狄更斯、鲁迅,从网络文学算起,这种方式已经存在了20年。但网络文学跟传统文学是分道而行的,网络文学的大宗是类型小说,类似说书,一章一回地讲,作品有很强的指向,大江东去地奔一个目的地。而《繁花》不是河流,是一片漫滩,沼泽,湿地。繁花劲放,无法分辨哪朵花最要紧。这是说,网络上的写作可急功近利,也可散淡从容。我们习读的长篇小说是西方发明的,西方小说从戏剧脱胎而来,因而强调戏剧性,要起承转合,最后“匡汤”一个高潮。最中国化的小说《红楼梦》是一部有头没尾的作品,像是什么都说到了,细看什么故事都没写完整,还有劳他人来续书还给读者一个高潮,有累后人帮曹雪芹将天香楼的韵事补充完整。他们是不是自作多情了?
我相信曹雪芹写《石头记》时,朋友们是争着先睹为快的。这种方式跟后来的在家秘密试验核武器,等大家看到已是一朵蘑菇云的方式意趣不同。《繁花》式的生产方式更像魔术,当你的面七弄八弄将戏法变了出来,也像工匠营造,让你看到手势,眼看一团坯泥成了紫砂壶,一根木头生出一堂家具。更像今天的妇女,当众人的面涂唇描眉,网上直播,认定这有可看性。这个营造过程中,有彼此的亲密亲昵在了,有眉目传情和私相授受。当曹雪芹的朋友多好啊,可以陪他十年看着《石头记》慢慢水落石出。可以一次次饭局中谈那里的小男小女。
这张照片拍于2003年12月,那时我还在用胶卷拍照。金老师在走向毛老师写的荷包蛋、走向繁花的路上。他似笑非笑有点蒙娜丽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