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器官捐献事业的春天来了”
范洁
  清明临近,追思逝者。近日,多地组织缅怀人体器官捐献者,一群器官受捐者向给自己第二次生命的“陌生人”致敬。2015年起,公民自愿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渠道,2016年我国器官移植手术达15000余例,为历史最高值。

  “想不出不救另一个美好生命的理由,抛开其他,生命燃尽薪火之时,还能赠他人以温暖,挺好。”

  ——上海白领孙潇潇近日在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登记备案,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当前最大的阻碍并不是观念保守,而是落后的器官捐献管理系统。”

  ——浙江省人体器官捐献评估专家组组长方强说。据世界卫生组织支持的《中国器官捐献公众意愿调查》显示,56%的人不愿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原因是“不知道在哪登记或手续太繁琐”,登记渠道不畅、流程复杂等是导致登记人数少的主要原因。

  “打开支付宝,进入‘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页面,提交姓名和身份证号后,手机显示印有自己名字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这个过程只花了10秒钟。”

  ——日前,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蚂蚁金服跨界合作,新登记系统上线后的两天半时间里,新增登记8.6万余人,超过该系统既往运行两年半的登记总数。

  “每例成功的器官捐献背后,都有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包括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评估专家、医院协调员、遗容整理师等,还有肝脏、肾脏、角膜等不同器官类型的专科医生,同时准备一系列的医疗、法律文书,整个流程非常严格。”

  ——过去器官捐献和移植过程的不透明,令不少人心有善念却对志愿登记望而却步。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副主任吴晓梁介绍。

  “公民去世后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这是法治中国的应有之义。流程更透明了,社会更认同了,我们为这份事业鼓与呼也更有底气了。”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心肺移植专家、全国人大代表陈静瑜利用开会间隙,动员更多人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器官捐献事业的春天来了。”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说。2015年,我国器官移植手术为10058例,2016年上升到15000余例,增幅超50%。

  “最令人难过的时刻不是被拒绝,而是悲痛的家属说‘我愿意’。”

  ——与公民自愿捐献器官同步发展了一种新职业“器官捐献协调员”,当患者到了生命终末期,死亡无法避免的时候,向病人家属传达公民逝后器官捐献的理念,动员他们在患者去世后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拯救等待器官移植的人。

  “爸爸妈妈,我不认识你们,但我谢谢你们。”

  ——器官捐献协调员王璐收到一张新年卡片,一名接受肝脏移植的孩子希望将卡片转给捐献者父母。

  本栏编辑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美丽乡村,劲往哪里使?
声音·八方
“器官捐献事业的春天来了”
新民晚报要闻A03“器官捐献事业的春天来了” 2017-03-30 2 2017年03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