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人们装上精神发动机”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
李敏
  东方,多的就是第一阵好风/让我向往的旗哗啦啦招展/东方,多的就是晨光中的车队/充满了我洗去雨迹的灵感/不会谢幕的浦江两岸展示着我们/我们也见证了摆开考场的每一天/我们茁壮成长啊祖国就春风满面!

  这是“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的团员们正在地铁世纪大道站朗诵《中国在赶考》。这样的朗诵活动,他们每月都要举办一次。

  提起塘桥街道“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不得不提起诗人桂兴华。桂兴华的诗弘扬主旋律,歌颂真善美。2010年,塘桥街道办事处文化科把他请到曾经居住过8年的街道,成立了“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随即组建了这支草根朗诵团。目前朗诵团成员有80多人,大部分是退休教师、医生、职工等,年龄最大的80岁。

  为了让团员们掌握诗歌与朗诵的要旨,作为团长的桂兴华自编教材,亲自开讲,对臧克家、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有的人》《向困难进军》和《雷锋之歌》,一一进行剖析与解读。同时还邀请电台著名主持人作示范朗诵,请诗人、评论家、党史专家分别主讲了《致橡树》、《小草在歌唱》、《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内涵。

  退休工人张孚玉是塘桥码头号子表演队队长,加入朗诵团后,他参与演出的节目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引起轰动。罗志坚是某酒店的人事经理,他表演的《打桩,打桩!》很有力度,句句体现了浦东开发者的豪情,受到好评。朗诵《女儿的第一声啼哭》的朱素珍原是一名医生,今年已80岁。这位老人对共和国走过的每一步都深有感受。她说:“参加朗诵团后,本来浑浊的眼光变得十分透彻和明亮。我要站在这个舞台上,给人们以更多的正能量。”

  退休前曾是一名海员的毛国治,身体不太好,心血管上装了几个支架。自从来到朗诵团后,每次从新华街道赶来参加活动,情绪都十分高昂。他说:而今我身上装上了精神发动机,有使不完的劲,晚年生活充满了欢乐。

  这支朗诵团请著名老艺术家秦怡担任顾问,经常请丁建华、梁波罗、刘凝等名家前来辅导。年已花甲的女团员夏玉兰看到丁建华老师朗诵结束后满脸是泪,便问她何以会这样,丁老师说:一个朗诵者不仅要理解诗的含义,更要让自己沉浸在诗里,走进“戏”里,要用心去朗诵,用情去感染观众。夏玉兰找到了自己与老艺术家的差距,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一次,朗诵团在地铁演出,一个络腮胡子的外国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直到结束,还不时竖起大拇指,用英语连连说好。原来他是来上海旅游的捷克人,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换乘地铁时,被深深吸引。   李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让人们装上精神发动机”
银发游儿孙伴,尽孝心玩得转
“时髦姥爷”学摄影
老人慎骑单车
忆旧抒怀
学扁鼓丰富老年生活
扫一扫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A32“让人们装上精神发动机” 2017-06-04 2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