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忆旧抒怀
刘宝民
  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人过了花甲之年以后就真正步入了老年阶段,他们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时常回忆往昔岁月,倘若碰上一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同龄人,“想当年”就成了彼此谈话的主基调。专业人士指出,当发现你分外喜欢忆旧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真的老了。

  也有人对上述说法不以为然,认为如此判断可能会曲解老年人的真实想法。其实,从心理学层面看,忆旧同样是对人生的梳理与整合,也是内心情感世界的宣泄和释放,蕴含着丰富内涵及深刻哲理。

  不妨想想看,一个人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上学立业成家,直至从繁忙紧张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这期间要经历多少事情,克服多少羁绊,化解多少矛盾,收获多少成果,还不值得细细咀嚼和慢慢回味吗?倘若换一个层面分析,每个人的一生仿佛一部大书,自己是书中当之无愧的主人公,人生的春华秋实与跌宕起伏构成了书里生动逼真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高潮,欣赏这非同寻常的书时,掩卷无眠,思绪丛生,自然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受。

  值得关注的是,忆旧也要把握几个关键要素,比如,掌握适时、适度、适宜的原则,不要不分场合对象,逢人便讲,喋喋不休,周而复始;再如,倡导回顾过去,面向未来,开阔胸怀,从容淡定,感恩时代,珍惜幸福,不要整天缠绕在一些陈年旧账中,不要终日陷入斤斤计较和过度攀比里。除此之外,对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不妨写出文章发表或用微博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另一方面也会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前不久,我为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友写了一首小诗,也权且当作寄语送给身边的老年朋友们:

  悄悄地告别昨天,将跨入老年门槛,这绝非上苍的刻意安排,而是自然规律亘古不变。虽然晚霞没有朝阳热烈,可光彩依旧绚丽灿烂,尽管深秋不如初春明媚,成熟的果实就是最好的人生宣言。伸出双臂,拥抱属于自己的明天,敞开胸怀,享受温馨惬意的晚年。

  刘宝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让人们装上精神发动机”
银发游儿孙伴,尽孝心玩得转
“时髦姥爷”学摄影
老人慎骑单车
忆旧抒怀
学扁鼓丰富老年生活
扫一扫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A32忆旧抒怀 2017-06-04 2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