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这片片清凉,且享且珍惜
秦 丹
  秦 丹

  这段时间将晴热、少雨、高温。夏至三庚数头伏,日在庚子,今天入伏了。昨天就热得够呛,入伏首日,会热到啥程度?预报今天气温最高将达到37℃-38℃,未来8-10天,高温极端可能达到38℃左右。

  难怪猫在办公室和宅在家里的网男网女们直呼“热魔来了,热魔来了,热魔来了”,高温天的确不好过。应对极热天气,申城这些年持续投入公共资金提升公共服务,避暑纳凉,可去处围绕周边,就是不知有没有细心的网友做个“申城纳凉点地图”。比如,静安区据统计现有公共纳凉点3000多处,点点相连,线连成片,像这样其他区的纳凉点也是“自有规模”。说实话,现实中的纳凉点还不止这个数,就像一些私人的美术馆、展馆,还有一些大型的购物体验场所,都是免费开放的,只要你是一名合格的看客或购物者,你可以边品尝着文化小餐、边购物边享用着空调。

  这些年申城如何“度热天”,大家是记忆深刻,心中一本账。记得前些年还有没装空调的公交车,乘客是上车衣上汗哒哒、下车衣裤水淋淋,人再一多一挤,出门真的感到有点“苦兮兮”。地铁的有些线路曾经也是电风扇“当家”,记得当时上这样的地铁有点怕,因为密闭车厢里飘荡的那一股人体混合味,你得要好一阵子才适应。困难家庭最怕老人和孩子生毛病,不要说手头拮据,去医院已是人满为患,去趟医院也是路途艰难。居家养老的独居老人舍不得开空调,又没有照看,听着都让人担心。

  这日子可真是越过越好了,不要说现在这么多条地铁线路条条清凉,就是那公交,也是在专用道上载着你悠然地孵着空调赏着城市风景;居家养老的独居老人在社区里能找到多处纳凉点,养老院的老人更是有工作人员和社会的共同关心;这个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馆也是越开越多,不同的志趣可以上不同的地方“文化消夏”;工作着是美好的,但是到了极端高温,你就可以享“高温假”在家宅着享受空调了。

  但是,即便在极端高温下,即便公共纳凉点再多,有那么一些可爱的人,他们却必须要战高温,为大家守住一方清凉。比如,在街头挥汗如雨的交警,再比如,给飞机补充给养加保养的地勤工,还有各条干道上的巡道工,他们是必须挺立在高温中的身躯,用自己的胸膛和热情挡住热魔的来袭。

  让公众更多地感受到公共服务的品质,冷天好过,热天也好过,充分地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这是责任政府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

  天大热,人大汗,三伏天大火星当令,申城却有这片片清凉,且享且珍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11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汽车周刊
   第A2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蓝天下的至爱
这片片清凉,且享且珍惜
致敬老字号
黑飞为何 屡禁不止
行业协会不能异化为“涨价协会”
消暑一道
毕业去哪儿?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6这片片清凉,且享且珍惜 2017-07-12 2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