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园赏园的审美之旅
焦窈瑶
  ◎ 焦窈瑶

  “一代园林艺术宗师”陈从周先生自幼饱读诗书,书画造诣深厚,是一位文理兼通的奇才。他将中国园林放置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之中,开创出其独特的园林研究和审美理论。其品园之悟,造园之法,深得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精髓,经其字字珠玑的文字表达,熔铸成《品园》一书中的篇篇妙文。读者不但能跟随陈先生的指引,品鉴游赏天下名园,更能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和艺术熏陶,陶冶性情,提升修养。

  《品园》精选了陈从周先生论说中国园林建筑结构、艺术特色的经典名篇,也收录了其将园林与中国古代诗文、山水画、昆曲融会贯通,侃侃而谈的佳作,更有平实疏淡的日常小品文穿插其中。在书中以实例剖析中国南北园林的部分,特别配有陈从周及同济大学园林研究小组于20世纪80年代考察拍摄的数帧珍贵园林图片,带给读者精美的视觉享受,是园林及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不可错过的一部经典散文集。

  “不能品园,不能游园。不能游园,不能造园。”这是贯穿《品园》一书的主线,也是陈从周先生对园林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探索。陈先生追溯了中国园林的历史,即中国园林是“文人园”,主导思想是士大夫思想。文人造园“既为修身养性,而首重教育后代,用园林的意境感染人们读书、吟咏、书画、拍曲”,追求寄情山水,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陈先生看来,“造园之理,与一切艺术,无不息息相通”,“中国园林是建筑、花木、水石、绘画、文学等的综合艺术”。园林的境界高低是造园者胸中丘壑的再现,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见识,才能立意“构园”,进而造园。陈先生由此对当今的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提出了厚望:不仅要精通造园的理论、手法,更要加深学养,继承传统园林的文气,建“人文之园”。

  “有法而无式”,“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园以景胜,景以园异”。这些都是陈从周先生总结出的造园经验。造园一定要有理论指导,但不能拘泥于定式法度,而要灵活运用,产生灵动的美学。在论说造园之法时,陈先生将造园比成作诗作文,要提升整体观念和立意,同中求异,根据一地的气候、地形、花木品种,造出独具特色的个性之园。在中国园林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陈从周先生以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上海园林等为范本,探究拙政园、网师园、留园、个园、豫园、颐和园等名园在叠山理水,种植花木,建筑厅、堂、斋、台、亭、榭、轩、巷、廊、桥,设置铺地和墙砖材质色彩,搭配相宜的家具、灯盏上的各种匠心特色,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南北名园的共性和差异。

  在陈从周先生看来,中国古典园林宛若一件件匠心独运的艺术品,其体现出的建筑和美学原则都包蕴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质朴的辩证。古代园林“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以少胜多,“大园包小园”充分体现了东方美学的极简风范。而登峰造极的“借景”、“对景”、 “点景”、“引景”、“对比”、“隔曲”、“藏露”等造园艺术手法更是打造出了“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清新空灵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还吸纳了古典诗词的意境,风雨晦冥,景色咸宜,能够顺应四时之景的变化,给予人不同的美感。而要体会到这份美感,就需要观者学习品园、赏园,这同样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力。观者的艺术修养决定观园的角度、模式,其眼光赋予园林动态与内蕴,也是一种创造。“游必有情,然后有兴,钟情山水,知己泉石,其审美与感受之深浅,实与文化修养有关。”在陈先生笔下,“观园”同样有着辩证之法,“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体悟到园林“静寓动中,动由静出,其变化之多,造景之妙,层出不穷”,也就从声色光影交织的诗情画意中品尝到了园林艺术的真谛。观园时不仅要品味长廊云墙,曲桥漏窗营造出的层次感,更当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这一点在淡雅幽静的江南园林中尤甚。在园林中“顾曲”,即欣赏昆曲雅乐,“以园解曲,以曲悟园”则是更加令人神往的观园之道。

  《品园》一书对当下的园林保护、重建,风景区的经营,城市建筑规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陈从周先生一再强调造园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要兼顾园林的功能和形式,达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协调统一。古代园林背后蕴藏的都是历史,都是文化,现代化的景区开发不能只顾商业性娱乐性,而应当“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在《品园》中,我们可以看到陈从周作为一个老派学者,致力于复兴传统的园林文化,将审美活动寓于生活,提倡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努力。其真诚朴实的治学态度,冲淡雅致的行文,丰富扎实的学养功底,博学开阔的眼界都深深感动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正如叶圣陶先生所云,“从周兄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15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动态/文体汇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品园赏园的审美之旅
新书推荐
水中屋,火中屋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A18品园赏园的审美之旅 2017-07-16 2 2017年07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