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支持“家门口”办事
优化营商环境,牛鼻子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行政服务中心,李强同前来办事的企业人员亲切交流。李强说,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有切身体会,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改革才会更有针对性。李强察看了中心“一口受理”窗口,向工作人员了解“放管服”改革在基层的创新实践。静安正根据全市安排推动市级网上全程办理事项在区里落地,李强表示肯定。他说,市级事项能在“家门口”办理,更方便企业和群众,区里要积极探索,市里要鼓励支持。
提升制度创新软实力
座谈会上,政府部门、企业、商会和行政服务中心的代表分别发言,畅所欲言。
李强指出,要充分认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上海营商环境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是日积月累、长期付出的结果。面向未来发展,我们要赢得主动、取得优势,必须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新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要把制度创新作为主攻方向,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要立足更高站位,横向纵向比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标兄弟省区市的先进经验,对标自身改革进展实际成效,主动找差距、找不足,虚心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尽快把短板补上,推动上海营商环境有更大提升。
“放管服”上下更大功夫
李强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深化政府自身改革,要在“放管服”改革上下更大功夫。
● 一要放得更彻底、更到位 政府发挥作用,是要“更好”而不是“更多”。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凡是市场能自行调节的,就放给市场;凡是社会组织能自律管理的,就放给社会;凡是基层管理更为方便有效的,就放给基层。
● 二要管得更科学、更高效 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削足适履”,要保持一种包容审慎的态度,帮助他们成长壮大。
● 三要服务更精准、更贴心 政府要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要强化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加快推进网上审批,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用公务员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
李强强调,要注重倾听和回应企业需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摸清企业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真诚欢迎企业提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分类施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改革政府考核评价机制,让市场主体来评判,请专业第三方机构来评估,促进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