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上海市消防协会选出新一届理事长与理事。与往届不同的是,理事长与理事中不再有消防部队现役人员,标志着消防社会化与职业化进程的提速。新当选的理事长沈林龙告诉记者,上海目前消防持证上岗人员缺口超过5万人。上海市消防协会将通过建设“消防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不断提高消防人才的培养能力,适应特大型都市的消防需求。
每当年轻的消防战士在扑救火灾中献出生命,总会引发社会上关于消防兵役制与职业化的讨论。兵役制意味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多年轻的消防战士因缺乏经验倒在了火场中,更多的则是在扑火积累了宝贵的职业经验后,退伍还乡。
消防是科学,除了热血与勇气,更需要指挥与技能。沈林龙认为,如何通过消防社会化推动消防职业化,其实绝不只是兵役制与终身制之间的选择,而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据统计,上海现有高层建筑3.1万余幢,超高层建筑600余幢,高层住宅建筑超过2.2万幢,其中更有不少老旧房龄的高层住宅。2007年至2016年,上海高层建筑共发生火灾4293起,造成87人死亡、10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近3亿元。今年本市开展了高层建筑隐患排查,截至9月,全市共发现高层建筑火灾隐患8465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7619处。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无论是人员疏散还是火灾扑救都十分困难,因此,高层建筑火灾初期的发现和扑救至关重要。据沈林龙透露,按照国家的要求,未来每一幢高层建筑都要有负责消防的楼长或者消防职业经理人,同时配备专业化的微型消防站,第一时间防范和应对初起火灾。
这意味着在消防现役部队之外,对于专业消防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迫切。目前,本市约有持证上岗的消防人员10万人左右,按照消防法的要求,对照上海的实际情况,这个数字至少要达到15万人,缺口超过三分之一。这对专业的消防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提出了要求。
据沈林龙介绍,上海市消防协会今年10月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关于上海市消防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申请,经过相关程序,于12月14日正式列入第七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名单,并已公布。
据沈林龙透露,除了培养消防高技能人才,上海市消防协会还将组建“第三方火源调查机构”,利用消防专家、科研人员集聚的优势,提供更加科学与中立的火灾调查报告,为火灾后的责任划分与赔偿提供更加公平、科学的依据。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