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书店:建党初期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上海书店:建党初期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上海书店:建党初期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书店:建党初期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不起眼的街面房 红色思想传播处
唐 戟
  本报记者 唐 戟

  上海有一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旧址,上海书店便是其中之一。

  上海书店,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设立,是当时我党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书店的原址在现在古城公园内,一块纪念碑提醒着人们它的光荣历史。

  低调成立

  1923年,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宣传工作,扩大我党的影响力,继成立人民出版社之后,开始筹备成立公开的出版发行机构——上海书店。当时考虑到上海书店处于鱼龙混杂的大上海,不宜由身份公开的党员或在党内担任要职的党员当负责人,党中央特地从浙江一所女子师范学校调徐白民来上海主持书店筹建及日常管理工作。徐白民到沪后请教了瞿秋白和其他党中央负责人,瞿秋白认为书店应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规模以简朴为宜,便于隐蔽,不易引起敌人注意。徐白民经多方寻找,租下华界与法租界交界处的民国路振业里11号(现为黄浦区人民路1025号)一套街面店房,将楼下布置为书店,楼上过街楼作为宿舍和党内活动的秘密场所。经周密准备后,11月1日书店开业。

  上海书店为何选址老城厢?徐白民在回忆文章里写道:“在这以前,党在上海本来有一个公开的发行机构,那就是新青年社,社址在法租界大自鸣钟对面。该社自被法捕房封闭后,迁到广州,在广州展开活动终究不及上海方便。但迁回来就不能再用原来的名称,也不能设在租界里。因此,党决定另起炉灶,在华界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开一家书店,这就是上海书店”。当时的民国路,靠北一边是法租界,靠南一边是华界,交通还算便利。店堂的陈设也简单,只有靠墙两侧的两口木头玻璃书橱是依据房子的高矮新做的,其余如账桌之类都是买现成的旧货,一点也不起眼。

  善于伪装

  上海书店自开业起就以“在中国文化运动史上尽一部分责任”为宗旨。因此,书店自创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曾秘密发行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反帝国主义运动》《平民千字课》《夜校教材》《世界劳工运动史》等20多种新书,还负责销售已被封闭的新青年社所有存书以及由瞿秋白主编的《社会科学讲义》等革命书刊。可以说,党内所有的对外宣传刊物都归它出版、发行。

  为避免外界的注意,上海书店还不能把自己出版的书摆出来,而铺面的玻璃橱窗又不能空着,于是,就将一些民智书局、亚东图书馆、新文化书社等的出版物,把书橱放满,同时还兼售一些文具用品。而靠里墙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放着我党和青年团编辑的《向导》周报、《前锋》月刊、《中国青年》周刊和进步刊物《新建设》杂志以及《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列宁传》等书籍。瞿秋白1924年在上海夏令讲学会上作的《社会科学概论》讲稿也在这里出版发行。

  贡献卓著

  为了扩大上海书店的革命阵地,并进一步加强领导,1925年12月党中央派毛泽民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经理,领导上海书店和印刷厂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上海书店迅速发展,经营范围也进一步扩大。1926年中共在长沙、广州、南昌、宁波等大中城市先后开设了发行机构,在香港、巴黎也设立了书报销售点,而上海书店即为这些机构书籍的供应来源。

  1924年下半年,上海书店的经济状况稳定下来,又出版了一批新书,有《社会科学讲义》《反对基督教运动》等。到了1925年,由于革命形势高涨,南方各省对该店的出版物需要也日益迫切,这一年,出版了《评中西文化观》《孙中山先生遗言》《新梦》等。

  上海书店设在南市,对沪西、沪东等处的学生、工人读者来说,购书不便,于是就另设沪西、沪东分销处。在短短3年左右的时间里,它出版的书籍共有30余种,除单部学术性著作外,还出版了《青年平民读本》《革命歌声》和《世界名人明信片》等通俗小册子、画片,而其中“中国青年社丛书”及“向导丛书”更是影响深广,受到群众的欢迎。   

  当时,各地都在办平民夜校,急需适用的教材,上海书店很快出版了《青年平民读本》,这本书分4册,每册24课,每天教一课,选用日常应用的1300余生字,运用发票式、借据式、记账式、故事式等多种生动、实用的形式,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自然方面的教育,受到各地工农青年的欢迎。

  传承不息

  上海书店出版物不仅内容密切配合党的宣传,并且还十分注意书籍的印制与装帧。根据书籍的不同性质,分别印以16开、32开,有的用白报纸,有的用道林纸,有的平装,有的则精装,甚至采用传统的蝴蝶式散装、彩色丝线穿订。有的因考虑到宣传效果,就在封面上印要目或内容提要。随着上海书店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爱国青年接踵而至。较强的号召力引起军阀的极度恐慌,1926年,军阀孙传芳军队进驻上海后,在2月4日封闭了上海书店。上海书店结束了,但是党的出版发行工作永远不会结束。党的出版发行工作转入地下,随即在宝山路找到一处地方,成立宝山书店,处理上海书店的未了事宜,继续工作。不久,党又正式成立了长江书店,更加广泛地进行了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思想的宣传工作,把革命真理传送到广大群众中去,推动了革命斗争的发展。

  如今,上海书店虽不复存在,但其纪念碑仍竖立在书店原址,以纪念建党初期革命先辈在艰苦的环境下,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的光辉业绩。冬日金灿灿的阳光里,纪念碑所处的人民路同庆街口,显得平静、闲适。纪念碑提示着人们,94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公开出版发行机构——上海书店,展现了建党初期宣传工作的卓越成就,告诉人们不要忘却那段光辉艰难的革命历史。不少过路市民表示,要传承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响应十九大号召,为实现我国繁荣富强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广告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7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7版:金色池塘
   第A28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9版:家装之窗
   第A30版:家装之窗
   第A31版:家装之窗
   第A32版:家装之窗
不起眼的街面房 红色思想传播处
做好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5不起眼的街面房 红色思想传播处 2017-12-29 2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