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冷月画意绣春秋
海 青
  ◆ 海 青

  2015年深秋时节,豫园“听涛阁”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陶冷月、陶为浤、陶成祖孙三代画展,不曾想由此引申出一段艺坛佳缘,直接促成了两年后的又一场盛展,陶氏祖孙三代画家联手卢氏祖孙三代绣娘佳绘展,日前在豫园隆重拉开了帷幕。

  刺绣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古老文化遗产,流派纷呈,就艺术性与人文性而言,苏绣居四大名绣之首。江南女子素以心灵手巧著名,卢氏祖孙三代乃苏绣世家,又是苏绣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而陶氏祖孙三代也恰好祖籍苏州,乃书画世家,故此次跨界合作,可谓是吴郡三代才子携手三代才女,绘画携手刺绣,共谱一曲视觉联姻艺术展。由于刺绣是用针和线把图案绣制于织物上的一项艺术,故必然要有一个图案底稿,传统苏绣的国画选稿大多来源于宋元古画,平面感强,装饰性强,而陶冷月作为现代中西美术融合的一代先驱,他独创的冷月画风融合进西方美术的特点,特别强调光影效果和空间感,这就对刺绣的技法提出了突破性要求。作为冷月画派第二代传人的陶为浤先生除了展出他的家传冷月画作,更精心绘制了一幅工笔重彩画《荷花》图,荷花清丽出挑,荷叶连田田,荷杆优雅摇曳,颇有几分“大千荷”的神韵,展示了陶为浤先生不凡的传统绘画功力。陶氏孙辈陶成,精心构思创作了一幅蓝灰色基调的油画《月下展星空》向祖父、父亲致敬。水墨、重彩、油彩、光影、工笔等各种不同风格的绘画语言在刺绣中展开了交融叙述。陶为浤先生为此次展览倾注了极大精力,两年来多次赴苏州视察,具体指导讲解原画的组成元素,卢氏三代绣娘对各元素分别寻找最合适的刺绣表现方式,以成熟高超的手法和精致细腻的技巧丝丝入扣地表现出了冷月派国画之文经典雅美,复活了油画之青春饱满,尤其是工笔重彩的荷花刺绣,远看几乎已达到让人分辨不出是绣还是画的意境,水乳交融。陶为浤先生观后满意地说:“看似图案的相似,但苏绣的再创作,并非是简单复制,而是赋予了画作崭新的韵味。”

  明清两代是苏州刺绣的鼎盛时期,尤以唐寅、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绘画成就,极强地助推了苏绣艺术的发展,使得苏绣在针法、色彩图案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今天,冷月画派又再度联手苏绣,跨界合作,把苏绣的传统技艺又往前推进一步,极大地丰富了表现技巧和艺术内涵,从而提升和巩固了苏绣在民族文化和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地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广告·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福彩专版广告
国书、国徽与鲁迅
冷月画意绣春秋
有眼光的收藏家
兴旺壶
生活大师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A21冷月画意绣春秋 2018-01-13 2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