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生沈文华是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生活大师。
在艺术圈里,文人相轻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先生在与刘硕识大师的相识相知中,深深地被刘老师的活灵活现的砚雕功夫及各式自创的瓷盘雕刻、竹刻等吸引,更被老师的清高耿直、低调谦虚的人品所折服,便请西泠印社的周建国老师做策划人,请了圈内十余位工艺美术大师见证了拜师会,在《新民晚报》中还留下了“大师拜大师”的美文。他几乎每周都到刘老师家学刻砚台、学拓碑、种植花草、品茶、聊人生,从老师家归来,他手里爱不释手地把玩着老师雕刻的小虫的触须,回忆着在老师家的点滴,准备着下次要跟老师探讨的艺术难题。我先生在艺术圈里为人谦虚、真诚,受到了石友们的喜爱,每年他策划的圈内好友的沙龙活动,总是人气十足。
在生活中,我的父亲五年前胃癌开刀,我先生在医院陪伴的时间远远超过我这个忙碌的女儿,连医生和病友也把他当成了我爸爸的儿子。他还在病房里给我爸爸每天擦身、读报、倒便盘、喂流质等,我爸爸出院后,他还每周坚持陪同老爸去公园散步,我老爸最开心的事就是跟这半个儿子聊天,下象棋。
女儿也是我先生一手带大的,就在大家忙着送孩子去补习班的时候,先生带着女儿走遍了上海所有大小的公园。寒暑假就带着女儿和我游历山水,从小教育女儿的就是要坚强、能吃苦,我家的孩子2岁自己洗澡,小学毕业的暑假里,自己骑车去学习自由泳,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自己独立上下学,初中后所上的补习班都是自己查路线、坐地铁出行,现在女儿已经是市重点理科班的高三学生了,我先生每天给女儿按摩一个多小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侬老辛苦的,读书真吃力啊,只要尽力就可以了”。对于我,先生不仅从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怀,还每天早上送我到单位上班,在步行的20分钟时间里,总是跟我聊孩子的教育,总是体谅我的辛苦工作,总是说不要太累了,钱乃身外之物,少赚少用,人的精神轻松最重要。
这位我身边的生活大师,感谢你对家人的关爱和包容,虽然这次全国大师的报名你弃权了,说自己还不够格,但是你是我们心中的生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