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家门口好学校”报道引起反响~~~
本报“家门口好学校”报道引起反响~~~
本报“家门口好学校”报道引起反响~~~
本报“家门口好学校”报道引起反响~~~
     
2018年01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家门口好学校”报道引起反响
上海义务教育要走向“优质均衡”
王蔚 陆梓华
  本报讯 (记者 王蔚 陆梓华)巨鹿路一小学生家长董春林说,孩子上学不妨套用一句俗语:“不求最贵的,只求最适合的。”正是这句话,在前天举行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精神联组学习活动现场会”上引起强烈共鸣。因为,近年来上海已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之路,那就是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从中受益。

  此次在卢湾中学举行的现场会,是由新民晚报民生新闻中心、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和黄浦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重点是对近期以来本报推出的“家门口好学校”系列报道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言献策。

  去年9月1日起,本报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推出了系列报道“家门口好学校”。两家新闻单位的记者走进一所所普通的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讲述“家门口好学校”的成长故事。至今,本报已连续推出了54所百姓家门口好学校的报道,同时,在新民客户端、新民网教育频道、上海教育官网等新媒体上,同步推出了对这些学校的长篇通讯。这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好反响。许多学校反映,报道见报后就有“心急”的家长或致电学校或通过各种方式,希望了解学校明年的招生信息。市教委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正是因为办好了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上海的义务教育已步入了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发展新阶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展望2018 特别策划(一)
   第A07版:展望2018 特别策划(一)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3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见证左翼文坛的一段友情
下月起上海实行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
背诵600首古诗文不能只为炫耀
上海义务教育要走向“优质均衡”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4上海义务教育要走向“优质均衡” 2018-01-21 2 2018年01月21日 星期日